收藏古玉,如經濟條件較好,實力特別雄厚,可按有精必收的原則進行收藏。稍次的,可以時代為專題,如“唐代古玉”、“宋代古玉”、“明清古玉”等,亦可以用途分“古代佩玉”、“古代禮玉”、“古代山子”,以具體器物分“中國玉琮”、“中國玉壁”、“中國玉鳥”、“中國玉龍”、“中國玉人”、“中國玉杯”、“中國玉帶鉤”等。 古玉收藏,應以工精,質優,色巧形奇為標準,看多了、研究多了,能達到“愛不擇手是好玉”的目的。
收藏古玉一般必須從新玉和舊玉兩大類去進行鑒定。
新玉的鑒定側重于真假玉材,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一般講,好的玉料僅僅是制作玉器的基礎,它的價值還是要以人工設計雕琢后才能最終體現出來的。唐太宗說得好:“玉雖有美質,在于石間,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別!币虼,玉工水平的高下又是決定玉器品位的重要砝碼,好的玉器應在用好的玉料的前提下,達到構圖精美和諧,工藝精雕細刻,撫之溫潤脂滑者為上品。
而舊玉的鑒定除了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外,還要識別玉器的制作時代,歷史上的作用,占有者的身份,還要學會對每一種器物造型的特點(包括局部造型)的綜合分析等,而造型的獨到,往往又能左右玉器的價值。
文章錄入:小嚴 責任編輯:小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