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白玉以其潔白、細膩、滋潤、狀如凝脂等特點,被稱為軟玉中的上品,極其珍貴。近年來單是籽料的價格就高得驚人,對于廣大藏家來講,一味跟風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多些深入的了解,聽聽他家直言,做到理智的收藏才是王道。
《北京商報》介紹,當下玉器收藏中一味追“白”的趨勢其實并不正確,中國古玉器研究會秘書長鐘林元稱“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彼^羊脂白玉,就是人們對和田玉中極品的比喻,再加之和田玉每塊的顏色溫潤程度都不完全一樣,故所謂的羊脂白玉就永遠不可能用一個公式化的固定標準來科學地測定”。 我們都知道,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純色白的極品,具備最佳光澤和質地,表現為:溫潤堅密、瑩透純凈、潔白無瑕、如同凝脂,故得此名。業界許多人士就認為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質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而現如今人們一味向“白色”看齊的做法,顯然是對羊脂白玉的誤解。 其實羊脂白玉只是現在人們的叫法,以前只是叫羊脂玉。這個“白”字是人們后加上的,帶有了太多主觀的色彩。因此過分看重顏色,也大大誤導了人們的收藏觀。他打了個比方:“假如以我們吃的羊油的油脂和白度為標準的話,那么天下可能就只有一塊羊脂白玉了。因為羊油只有一個白度和一個油性,所以我們不能強求。應該嚴肅地否定當前社會上對于羊脂玉的一種流行說法和取舍的標準! 同時,鐘先生還表示,由于人們對于顏色的判定標準不同,因此到底是不是夠“白”也沒有標準。他曾經在故宮博物院看到顏色很白的和田玉,可是專家把其歸為青玉。而有一塊看著是青色的古玉則被列入了白玉。由此,他建議廣大藏家切莫把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說法看成是真理。如果只強調白,而忽略了質地,那么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當白的石頭就成了玉了。 鐘林元特別強調,羊脂白玉一般只存在新疆和田的籽玉、山流水和于田縣戚家坑的山料之中,其他地方所產的玉料中基本都不具備羊脂白玉的條件。這就是“和田玉”珍貴的地方。 可目前市場上,特別是新疆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怪現象,就是遍地都是羊脂白玉,要找羊脂白玉隨手可得!其實好多和田玉用的不是那些特別產地的玉料,大多用俄羅斯玉和青海玉替代,而且在市場大量存在,炙手可熱。鐘林元說,這是誤導消費,商家試圖模糊俄羅斯玉和新疆和田玉的區別,藏家應該注意識別。
黃玉、糖玉、碧玉、墨玉則是彩色系列,互相沒有可比性,以各自顏色的純正和濃、艷為好。
文章錄入:王婷 責任編輯: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