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許多朋友不是外出旅游,就是宅在家里休養,和田玉市場因顧客銳減而顯得格外冷清。玉友小張卻選擇此時實施籌劃已久的“玉石之路西北行”計劃,以旅游的名義,開始了他的新疆鄉下淘寶、去茫茫戈壁撿拾和田玉的尋玉之旅。
在經歷了缺水、汽車爆胎等不算太驚險的“歷險”之后,小張和與他同行的幾位朋友以及聘請的司機、維語翻譯一起到達了此行的第一站——吐魯番。
吐魯番雖不產玉,但新疆的城市怎么也不會缺少玉石市場,小張一行在吐魯番雖然沒有太大的收獲,也不至于兩手空空。畢竟與和田玉的原產地和田市同在一個自治區,并且同屬南疆,近水樓臺先得月嘛!更為難得的是,他們還結交了幾個維吾爾族玉友!耙院笤賮硗卖敺I玉,直接找我!”熱情的“阿達西”(朋友)把小張他們的手都握紅了。
走出“火焰山”,一行人向著第二目的地——羅布泊進發。從來沒見到過浩瀚沙漠的小張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愣了好一會兒才想起應該拍段視頻發點感慨;蛟S是處于羅布泊邊緣的緣故,仍在手機信號的覆蓋范圍之內,雖然有點曼哈頓的兄弟“慢卡頓”,但視頻總算發到了朋友群里,引來圍觀群眾一片驚嘆。感嘆完了,朋友圈也發過了,該找玉了。傳說中這片沙漠曾出產過不少和田玉的戈壁料,小張也想碰碰運氣。
和同行的玉友忙活半天,只撿到幾塊價值不高的蛋白石。就在大家快要喪失信心的時候,小張突然一聲驚叫——找到和田玉了!這是一塊青玉戈壁料,30多克的樣子,看上去還算完整,油潤度也還不錯。雖然這種料子市場價值也就百十塊錢,但在小張看來這屬于真正意義上“誕生”在自己手中的和田玉,特殊而珍貴,激動得不停地在朋友圈發視頻說“難得難得,總算撿到一塊……”明顯興奮得有些過頭。身為玉商的他還面對大漠信誓旦旦地宣稱,這塊和田玉永遠不會出售,而是要永久珍藏,作為傳家寶世世代代傳下去。
眾人見小張有所收獲,也滿懷希望地開始了新一輪搜尋。但不管大家如何努力,直到太陽落山,大家手里仍然空空如也,再也沒能找到期待中的戈壁和田玉,在讓人感到遺憾的同時,也感嘆和田玉的來之不易。這天正好是中秋節,一行人在大漠邊緣點起篝火,分享著僅有的一塊月餅,躺在沙漠里賞月,倒也別有一番滋味。過完中秋,一行人又驅車來到哈密,也就是歷史上以哈密瓜聞名于世的地方。不過他們到哈密的目的并非沖著瓜果而來,而是因為哈密出產一種五彩繽紛的彩色玉石——哈密彩玉。雖然不過是石英巖質地,但色彩艷麗,質地細膩,在市場上也頗受青睞,甚至不乏市場價值高達五六位數的極品料子。
這次的哈密之行沒有讓眾人失望,各自都“吃”進一些哈密彩玉。而在逛當地的和田玉市場時,一塊塊頭夠大、玉質夠細的和田青玉戈壁料引得眾人圍觀,小張也愛不釋手地把玩了好一陣,還拍了視頻發到朋友圈里,讓大家猜價格。玉友們幾乎一致認為,雖然料子還算不錯,但畢竟只是青玉,屬于和田玉中比較常見、價值比較低的一類,市價再高也不會高到哪兒去,萬把塊錢到頭了吧?沒想到公開后的價格著實把大家嚇了一大跳:嘿嘿,老板開價12萬元!
小張臨出發前,我托他為我留意一種特色料子——和田玉戈壁碧玉。說來奇怪,和田玉中碧玉并不少見,和田玉的戈壁料也時常能夠見到,偏偏和田碧玉的戈壁料卻如鳳毛麟角般罕見。即使搜遍萬能的某寶,也僅能見到一兩件真正的戈壁碧玉原石,其中一件只有區區2.8克,叫價卻高達3980元,克價是金價的5倍以上!充分闡釋了物以稀為貴的真理。
一路行來,小張卻連這種料子的影子都沒見著,不免讓人有些失望。他倒是不急,說結束哈密之行后,再前往巴音郭楞州一探究竟,并且會深入到老鄉家里仔細搜尋。但我知道,巴州雖然也產玉,并且所產還是和田玉中比較有名的且末料,但那只是和田玉的山料,跟戈壁料并不沾邊。
當然,作為和田玉的重要產地,玉市肯定十分興旺,說不定在巴州的市場上會有所斬獲呢?
夢寐以求的和田碧玉戈壁料,究竟會在哪兒等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