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9p55l"><b id="9p55l"><thead id="9p55l"></thead></b></ruby>

    <pre id="9p55l"><b id="9p55l"></b></pre>

      <pre id="9p55l"></pre>

      <pre id="9p55l"><ruby id="9p55l"><var id="9p55l"></var></ruby></pre>
        <p id="9p55l"></p><p id="9p55l"><del id="9p55l"></del></p>
          您現在的位置: 和田玉籽料_和田玉收藏_新疆和田玉_和田玉故鄉和田工美-月海軒玉器 >> 文章中心 >> 最新資訊 >> 正文     和田工美北京專賣店   地址:北京市車公莊大街乙1號北京富通官園珠寶城337號  電話010-68336588        
           ◎ 本欄導航
             
          最新資訊
          公司新聞
          和田玉專題
          精品賞析
           ◎ 最新熱門
             
           ◎ 專題欄目 ◎ 最新推薦
          新疆和田玉地質分布特征及資源量概況研究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網絡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0/27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微博 人人網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對玉石有所研究,千字文中就有“金生麗水,玉出昆侖”的說法,中國大概是唯一一個有漫長悠久玉文化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玉石資源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出現的具有文明雛形的最早玉器距今約一萬年,早在新石器時代,昆侖山下的先民們就發現并開始利用和田玉,經過逐漸發展,至距今8000到3500年間出現了輝煌的“玉器時代”,著名的“絲綢之路”前身就是在向西方運送和田玉的過程中形成的“玉石之路”。

            和田玉屬于角閃石玉,主要由角閃石族中透內石(Tremolite)-陽起石(Actimolite)類質同象系列的礦物組成。在地質學里和田玉被定義為:由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巖接觸交代而形成,包括了白色、綠色、青色、青白色、黑色、糖色、黃色等一系列品種,其中以白色、綠色和田玉為代表。在2010年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布的DB65/T035-2010《和田玉》地方標準中和田玉的概念為:和田玉系指產于新疆行政區域內昆侖山-阿爾金山一帶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隱晶透閃石為主的玉石(1)。

           

            一、和田玉礦物特征

            1、和田玉的主要礦物組成是透閃石,次要礦物有陽起石和透輝石、滑石、蛇紋石、綠泥石、綠簾石、斜黝簾石、粗晶狀透閃石、鎂橄欖石、白云石、石英、磁鐵礦、黃鐵礦、磷灰石、石榴石、鎂鐵尖晶石、鉻尖晶石等(2),其化學通式為:Ca2(Mg,Fe)5Si8O22(OH)2,其類質同象系列的化學成分為Ca2Mg5(Si4O11)2(OH)2-Ca2Fe5(Si4O11)2(OH)2,其中Mg、Fe之間可以完全類質同象替代(3),這兩種端元組分的中間產物就是我們常見的和田玉。

           

            2、和田玉的主要組成礦物是透閃石和陽起石,以集合體形態存在。這兩種礦物都屬于單斜晶系,常見晶形為纖維狀、長柱狀、葉片狀。

           

            3、和田玉的礦物顆粒非常細小,致密均勻,呈纖維交織狀結構,所以和田玉韌性很高,在自然界礦物中其韌性僅次于黑金剛石。而和田玉礦物顆粒的形態、大小及顆粒分布方式,決定了其毛氈狀交織結構(顯微隱晶質結構)、顯微葉片變晶結構、顯微纖維變晶結構、顯微纖維狀隱晶質結構、顯微片狀隱晶質結構、顯微放射狀或帚狀結構等幾種結構方式。

           

            4、和田玉多產出于三種礦床:接觸交代(矽卡巖)型礦床,其礦體賦存于中酸性侵入巖與白云質碳酸鹽類巖石的接觸帶及其附近,如新疆昆侖山脈所產玉石;熱液交代型軟玉礦床,其礦體產于超基性巖體中,如新疆瑪納斯地區所產玉石;和田玉砂礦床,由原生和田玉礦床或含和田玉的巖體經過風化成礦作用而成,其中包括殘積坡積型、沖積型、冰川堆積型軟玉礦床等,新疆昆侖山、天山等地有分布。

           

            二、新疆和田玉主要地質分布特征
          和田玉礦床主要分布在昆侖山北部地區(見圖1.1),其次在阿爾金山,一般位于海拔3300~4600m,在構造上呈北西-東西-北東向線狀分布。

           

            1、昆侖山北部地區的和田玉
          在昆侖山脈北部,西起塔什庫爾干,經莎車、葉城、和田、于田,東到羅布泊西南的且末(4),和田玉礦帶綿延1000多公里,其中具有多處有重要經濟價值的礦點。根據和田玉礦床分布情況,即西邊有莎車、葉城,中間有和田、于田,東邊有且末、若羌等礦帶密集分布區域,可以看出新疆地區和田玉分布的特點為“兩頭一中間”,而質地優良的和田玉多出于中部的和田和于田地區。

            1)、莎車-葉城地區
          這個地區大致位于東經76°~78°之間,屬于塔什庫爾干河及提孜那甫河兩河之間的前震旦紀隆起區(4),已開發和田玉礦床分布于塔什庫爾干縣、葉城縣、莎車縣,這一地區的構造線走向為北西向。和田玉礦位于前震旦紀隆起的次一級斷裂之邊側,其中大范圍發育鎂質大理巖,華力西期閃長巖和花崗巖也很發育,鎂質大理巖與侵入巖體的接觸處是形成和田玉的地理條件。

            據歷史文獻記載,古時開發利用的和田玉分布于昆侖山北麓,自西向東有古葉爾羌玉礦(莎車縣)、古密爾岱山玉礦(皮山縣)、古綠玉河、烏玉河(墨玉)、古白玉河(和闐)、古于闐玉礦(于闐)等。
          ①古葉爾羌玉礦
          古葉爾羌城即現在的莎車縣,葉爾羌河(古稱“玉河”)曾是和田玉重要的產地,這里每年進貢的優質玉石就有5噸多。據陳性《玉紀》記錄:“其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質厚溫潤,脈理堅密,聲音洪亮!

            大同玉礦位于現莎車縣西南約120公里、葉爾羌河上游的塔什庫爾干,大理巖、前寒武紀片巖分布其中,并有花崗閃長巖侵入。玉石礦體約有9個,呈透鏡體狀、脈狀、長約1.4-18米,厚約0.1-0.6米,產于蛇紋石硅灰石透閃石化大理巖透鏡體中。產出以和田玉青玉為主,從塔什庫爾干往東至葉城縣邊境,還有類似的和田玉礦床,有些礦體已被采空。

           

           、诠琶軤栣酚竦V
          古密爾岱玉礦位于現莎車縣的正南方,今皮山縣西南的葉爾羌河上游,可能是歷史上在新疆發現的最大、最早的原生礦床,其出產的種類主要是青玉,特點是質地優良體積大。國寶級的“大禹治水圖”和田玉山子擺件高2.24米、寬0.96米、重達5330公斤,就是清乾隆年間由密爾岱玉礦產出的一巨塊青玉雕刻制成。

            在古密爾岱山玉礦的附近,即現皮山縣新藏公路北山坡、喀拉喀什河上游附近,還有原生礦床。礦區出露地層為黑云母片巖、角閃斜長片麻巖、大理巖、結晶石灰巖,有閃長巖侵入,礦體為囊狀、透鏡體狀,產于大理巖或透閃石大理巖中,產出玉石主要為白玉、青玉。

            2)和田-于田地區
          這個地區大致位于東經78°~82°之間,在昆侖山的北部之前震旦紀隆起帶的兩邊,其構造線走向以東經81°為界線,東部為北東向,西部為北西向,礦床較多。和田玉礦床所在地層的巖漿巖是華力西晚期的中酸性侵入巖,在巖漿巖與碳酸鹽類巖石的接觸帶中,尤其是在受小型閃長巖巖脈接觸交代的白云石大理巖中常常有玉礦的形成。

            于闐是古西域國名,包括現在的于田、策勒、和田、洛浦、墨玉等地區,這些地區和田玉存量巨大,同時擁有原生玉礦和玉石砂礦,出產的玉石顏色齊全,有白玉、青玉、青白玉、墨玉、黃玉等。古白玉河即玉隴哈什河,現名為“玉龍喀什河”,古烏玉、墨玉河即哈喇哈什河,現名為“喀拉喀什河”,開發利用的主要是和田玉砂礦,原生玉石礦次之。和闐產和田玉在清代的開發利用盛極一時,僅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就不少,如青玉刻詩大碗、白玉桐蔭仕女圖擺件、青玉會昌九老圖山子等。

           

            位于于田縣東南部柳什塔格山中海拔高約4500~5000米的阿拉瑪斯玉礦,是世所罕有的白玉礦山,也是近百年間優質白玉和青白玉的主要出產地。該礦點交通非常不便,從于田縣城到柳什村約80多公里車輛可通行,從村里再到礦點約有40多公里,只有駝運小路,再加上海拔高而導致空氣稀薄,氣候寒冷,人跡難至。阿拉瑪斯玉礦的上層礦主要產出白玉及少量的青白玉,中層礦主要產出青白玉,白玉產出減少,下層礦主要產出青玉,白玉和青白玉產出極少。這種分布規律與和田玉成礦條件密切相關,距離巖漿侵入體的遠近決定了和田玉的顏色,遠離巖漿侵入體的為白色,靠近巖漿侵入體的為青色。

            近年來在玉龍喀什河上游、和田縣黑山阿格居改山谷發現了原生礦,雖然有一些線索,但這里海拔約5000米,兩側為絕壁、谷底為冰川,原生礦完全被冰雪覆蓋,人不能登山勘察,只能在冰雪消融處找到一些零散的玉塊,玉礦所在至今還是一個謎。

           

            2、阿爾金地區的和田玉
          這個地區大致位于東經82°~84°之間,在海拔約3500~4500米的阿爾金山西段北坡高山地帶分布著和田玉礦床(5)。阿爾金山脈穿越新疆、青海、甘肅等省區,位于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之間,長約750公里,為北東走向,與祁連山東面相接。

            阿爾金地區的和田玉也產于華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體與前寒武紀鎂質碳酸鹽類巖石的接觸帶及其附近,出露地層的侵入巖為華力西晚期花崗巖。該地區的和田玉礦的形成是花崗巖期后的氣、水溶液沿著侵入體與圍巖接觸帶、破碎帶上升,與鎂質大理巖交代后產生的結果,產出的玉石種類主要是青白玉和青玉。

            塔特勒克蘇玉礦位于且末縣城東南125公里處,在片麻狀花崗巖與白云石大理巖的接觸帶內產出。該礦產量較大,玉料塊度較大,而且玉質優良,在近三十年來產出約100多噸優質玉料。該礦產出的玉石以青白色最多,其次是青色,少量白色,F在收藏于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的白玉“五塔”雕件就是由1983年在該礦采出的一塊約420公斤重的優質白玉雕刻而成。

          文章錄入:小嚴    責任編輯:小嚴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 相關評論 。ㄔu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APP|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美女|欧美a片一级免费观看视频|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ruby id="9p55l"><b id="9p55l"><thead id="9p55l"></thead></b></ruby>

            <pre id="9p55l"><b id="9p55l"></b></pre>

              <pre id="9p55l"></pre>

              <pre id="9p55l"><ruby id="9p55l"><var id="9p55l"></var></ruby></pre>
                <p id="9p55l"></p><p id="9p55l"><del id="9p55l"></d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