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收藏市場亂象叢生。資料圖
石家莊李女士,在省會某珠寶市場以價值9萬元的翡翠并另支付3萬元置換賣家宣稱價值為12萬元的“和田玉”。經鑒定,該“和田玉”價值僅為2萬余元,李女士大呼上當。后來鑒定部門告訴李女士,賣家宣稱的“非和田玉,十倍賠償”的承諾本身就隱藏了巨大的消費陷阱,其所購買的這款和田玉掛件系和田玉無疑,卻遠非賣家宣稱的價值12萬元質地的產品。
無獨有偶,石家莊趙先生向省消協反映,三年來,其先后通過一家收藏品公司購買價值達13萬余元的紀念幣、像章等藏品。據趙先生稱,其在購買這些藏品時,銷售人員極力表明藏品的收藏意義和收藏價值,后經向業內人士咨詢,發現其所購藏品遠非銷售人員承諾預見的價值情形,欲再找該公司理論時,卻發現該公司已經人去樓空。
據了解,現在有不少人士從事古玩、錢幣、字畫、珠寶等收藏。事實上,收藏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的行當,其價值、藝術品性等非一般人所熟知。從目前情況看,一些藏品愛好者普遍缺少基本的收藏常識,市場也缺乏權威的鑒定和公估機構,加之民間收藏品市場的不規范,商家信譽的缺失,致使收藏者遭遇不良賣家蠱惑的事件時有發生!
針對收藏品市場存在的問題,為使廣大收藏愛好者有效避免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省消協給予廣大消費者三點建議。
首先要端正心態,理性消費。如果收藏的目的是為了投資市場,賺取升值差價,就另當別論;如果收藏單純為消費或追求藝術愛好,就不要只從價格上輕信各種宣傳,多從自身需要去慎重選擇,端正藝術消費的心態,不要受高額回報宣傳的影響。
其次是盡量選擇信譽好、規模大的專業市場進行消費。正規市場所售商品價值一般不會大起大落,也不會魚龍混雜,更不會漫天要價和降價。商品價值相對穩定和公平,即使價格較高,也不至于受到假冒偽劣產品的傷害。通常貴重的藝術品也不會流入一般的低層次的藏品市場流通。
再次是要對市場藏品的價值有一定的認知。自覺提高收藏行業知識水平及對收藏品騙局的辨識能力,認真做好知識儲備,發現有心儀的收藏品,特別是價格高的商品,必要時請專家或行家幫助鑒別,提出指導意見,謹慎出手。四是要對錢、物的交接,務必留下書面消費憑證并對單位、個人情況作詳細注明,作為事后維權憑證。否則一旦權益受損,發生糾紛,無法提供有效憑證來主張自身權益。
文章錄入:小嚴 責任編輯:小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