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但少知道這個名字的真實來歷。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的一支考察團在敦煌三危山發現古玉礦,推測其年代可能距今有3500年到4000年左右。因而可以推測,這個地方從很久之前就向中原輸送玉料,而玉門關這一名稱的產生與之有著密切聯系。
上海交通大學玉帛之路考察團,在歷時5年,共計13次,總行程近4萬公里的考察之后,形成了“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叢書。該叢書理清了5500年前至今,中國玉石文化的發展脈落,并有不少十分有趣的發現。
在2017年8月的第十三次考察中,考察團找到并初步確認位于敦煌三危山旱峽的古代玉礦,其開始年代可能早在距今三千五百年至四千年前后。這樣看來,敦煌,這個西漢時代由漢武帝設置河西四郡時,初始納入中國版圖的地方,很可能早在史前期就形成玉料向中原國家方向依次輸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