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7年,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十六屆,作為中國玉雕界最專業、最具權威的獎項,每年都會吸引全國各地各個品類的優秀作品參與評選。而今年通過全國十六大賽區初評的五百件作品已于11月7日送抵北京進行終評。
本屆天工獎覆蓋范圍廣,從瑞麗、平洲、四會、揭陽等十六大賽區的五六千件作品中選出五百件作品,經過嚴格評選后,僅十幾件作品能夠拔得頭籌獲得金獎,比例為500件入圍作品的百分之三。如此低的獲獎率,在如今五花八門的獎項中可謂絕無僅有,也體現了天工獎的嚴格性和殘酷性。
此外,本屆天工獎的參評作品品種多、門類全,除了傳統的和田玉、翡翠、瑪瑙外,石英巖、水晶等品種的優秀作品也紛紛現身。在參賽人員的年齡上跨度較大,從耄耋老人到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齊聚一堂共襄盛會。
此次評選活動場館盡管環境簡陋,但依舊擋不住圍觀的人潮。下面請跟隨小編一探選送現場:
天工獎的公正性、專業性、公益性、嚴肅性、包容性是有目共睹的,十六年來,天工獎堅持由同一組織機構操持、在同一時間地點舉辦、用同一標準嚴格評定;十六年始終如一的堅持非營利性,為天工獎的長盛不衰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