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光澤
光澤是指玉石對光的反射能力,其與礦物對光的折射率、吸收系數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玉石的光澤就越強。
古人稱和田玉“溫潤而澤”,就是指它的光澤具有很強的油脂性,給人以溫潤的感覺。和田玉的光澤柔和,不強也不弱,既沒有強光的刺眼感,也沒有弱光的蠟質感,使人看著舒服。羊脂白玉就是因為如同羊的脂肪而得名,光澤溫潤,非常珍貴。一般來說,玉石的質地純,光澤就好;雜質多,光澤就弱。
檢測玉石的光澤,要有一個光滑面,這種面的光滑程度叫光潔度,它會直接影響人們對玉石的感受。把玉石拋光后的明亮程度叫亮度,亮度高而均勻為好,亮度低或亮度不均勻有灰暗的條帶和斑點就會影響玉石的美感。特別有趣的是臺灣省花蓮縣軟玉礦中出現了一種帶貓眼光澤的玉石,這在其他和田玉中是不存在的。
和田玉的密度
玉石的密度是指玉石單位體積的重量。和田玉的密度經測定為2.66至2.976g/cm3。不同品種的和田玉之間的密度略有差別,墨玉為2.66g/cm3,白玉為2.922g/cm3,青白玉為2.976g/cm3,一般青玉或青白玉的密度大于白玉,墨玉中因為含有較輕的石墨鱗片,密度較小。
和田玉與蛇紋巖型軟玉相比較密度略低,如新西蘭軟玉為2.95至3.02g/cm3,平均為2.99g/cm3或 近于3g/cm3,加拿大軟玉為2.5至3.01g/cm3,平均為2.99g/cm3,蘇聯軟玉為2.991g/cm3。
和田玉的其他性質
和田玉對冷熱變化表現為惰性,冬天摸它不冰 手,夏天摸它也不會感到熱,因此人們喜歡貼身佩戴。
和田玉受到擊打后,會發出清越以長的聲音。古代利用和田玉這一特性將其制作成樂器,在遠古傳說中有玉簫,清朝時期用和田青玉制成編磬。值得一提的是,軟玉的聲音性能在國外也有記載,如新西蘭軟玉就是如此,毛利人很早就利用這個特性,敲擊大的軟玉板,用來警告那些企圖侵占別人財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