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悠久文化歷史,在古代和田玉是只被皇孫貴族擁有,是權利和財富的象征。
乾隆皇帝對玉器的癡迷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對中國玉石文化的貢獻特別大,大力推廣玉器的發展,也是在乾隆時期,玉器之風在民間也比較盛行。在故宮博物館,藏玉多達三萬多件,一半都是清朝乾隆年間制造,精美華麗。
乾隆年間,玉器的種類豐富,制玉水平高超,工藝精美華麗,為此專門開設了兩處制玉中心,凡是進貢的玉材乾隆皇帝都要親自過目,關于玉器圖飾的設計乾隆皇帝也會給出自己的意見,甚至玉器底下的木托都要一一審核。
各地官員深知乾隆酷愛玉石,每年進貢都不會少美玉,有的官員甚至買回高于市場價幾倍的玉石來討得乾隆的歡心,這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對玉石的癡迷程度。
也正因為乾隆皇帝愛玉成癡,清代的玉器做工之精、種類之多、數量之大,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不能相比的,當時京城集中了各地的玉雕名家,因此,制作出了一大批的精美玉器。
到了慈禧這一時期,翡翠興盛起來,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可謂是空前絕后,在她居住的地方隨處可見翡翠,杯碗茶盞都是翡翠制成,發飾也都是由翡翠和其他珠寶鑲嵌串連而成,手上經常把玩一顆翡翠白菜。
因為慈禧對翡翠格外推崇,所以翡翠一時間變成清朝最受歡迎的玉石,大臣們都以得到一塊種水好的翡翠而感到無上的榮耀。慈禧對翡翠是相當重視的,一生把玩、收藏的玉器能裝滿3000只檀香木箱,足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對翡翠的喜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