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美者為玉!焙迫缧呛拥拈L江石中夾雜著和黃龍玉品相、質地接近的高品質石料。由此,有人提出了“長江玉”的概念。目前,大重慶片區及四川的瀘州、宜賓等地,大大小小的“長江玉”加工坊已達20家。很多人靠撿石頭,年收入三四十萬元以上。
1月2日,新年第二天,位于長江邊的重慶江津區德感鎮古家沱段,江風在攝氏12度的室外溫度下,吹在臉上仍然感覺寒冷。江津港碼頭外的長江灘上,不規則地聳立著多個卵石堆。盡管因為亂石資源枯竭,古家沱已經被禁采,但每天仍有石友前來,在江水一樣無法計數的卵石中,尋找一塊中意的美石。
“石之美者為玉!焙迫缧呛拥拈L江石中夾雜著和黃龍玉品相、質地接近的高品質石料。人稱“石癡”的重慶人李強率先提出“長江玉”的概念,引發珠寶玉石界關注,爭論多年無休止。而目前,大重慶片區及四川的瀘州、宜賓等地,大大小小的“長江玉”加工坊已達20家。很多人靠撿石頭,年收入三四十萬元以上。一位加工坊老板也告訴記者,“業務接不完”。
長江玉究竟算不算玉?長江玉有何價值?成都商報記者走訪長江沿岸重慶、江津、瀘州、宜賓、巴南甚至長江支流涪江畔的潼南等地,試圖揭開長江玉的“神秘面紗”。
李強在強光燈下,認真檢視長江玉(圖片來源:成都商報客戶端)
[尋“玉”者]
一個包、兩瓶水、三五個饅頭
教授、白領長江灘上撿石頭
1月2日,2018年元旦第二天,位于長江邊的重慶江津區德感鎮古家沱段,來自重慶和江津本地的兩組共三個撿石人,在德感鎮草壩村一個巨大的卵石山上轉悠,成為這個凋敝的江灘上難得一見的身影。撿石人有男有女,但裝備基本相同:膠雨靴、厚實的帆布包,手里擰著可以噴水的塑料瓶子,躬著身子仔細檢視腳下的卵石塊,偶爾會噴水將石塊洗凈觀察,然后挪步離開,繼續尋找。
很久沒下雨了,大小形態不一的卵石上,漿滿了從河床被刨挖出來時糊上的泥土,即使近至眼前,也根本看不出石頭的面貌,更別說顏色花紋。但這種無法辨別的艱難,并不能阻止石友們從四面八方涌到長江邊。
浩浩蕩蕩的長江,在古家沱折了一個彎,形成一個面積達數平方公里的河灘,德感火車站鐵路線外江灘上,是一望無垠的卵石海洋。這塊河灘自2011年被重慶石友發現以來,成為石友尋找長江石的“主戰場”。
古家沱的美石,集長江石之大成,有具有美學價值的卵石,都集中到了古家沱:形體石、畫面石、水墨石,還有引發中國珠寶玉石界巨大爭議的“長江玉”。2016年之前,每天都有上百來自重慶市區的撿石人,清晨六點乘坐重慶至內江的火車,八點在德感車站下車,然后在古家沱廣袤的江灘上,悄無聲息地翻撿一整天石頭。
一個包、兩瓶水(一瓶喝,一瓶淋石頭)、三五個饅頭,是撿石人一天的標準裝備。這些人中,有年屆七旬的老人,也有二十來歲的青年。甚至有位來自上海的長江石愛好者,瞞著家人、坐飛機來到重慶,在古家沱撿了幾天石頭。他們中既有大學教授,也有企業職工,還有身家千萬的職業玩家。
在重慶石友眼里,古家沱是長江玉的標桿,而“長江玉”則是長江石之集大成者。
[“玉”鼻祖]
十余年撿石堆滿整個家
石中極品命名“長江玉”
“你要調查長江玉,就繞不開一個癡情于石的人物——‘圈圈’!痹诔啥忌虉笥浾叨嗳盏淖咴L調查中,幾乎所有玩石的人都如此告訴記者。在長江主支流各大城市數以萬計的玩石者中,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李強是誰;但提及“圈圈”,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白沙、江津、巴南、江北及渝中,都有玩石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圈圈”是長江玉的“靈魂人物”。
“圈圈”本名李強,今年剛剛60歲。他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在朝天門長江邊住了40年,后來搬家。搬家前李強跑到江邊,撿了一塊像烏龜樣的長江石,準備留做紀念。石頭拿回家,李強放在沙發上細看,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從此,李強開始十幾年在江邊撿石頭的生涯。即使在婚姻和石頭之間,他也選擇了石頭。
重慶渝中區新德村一幢老舊的居民樓底樓,“圈圈”和30歲的兒子李囿延相依為命。60余平方米的兩居室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以及從江邊撿來的碳化木。李強和兒子的臥室,完全成了石頭的堆場。李強家的廁所外面是另一幢樓,但在兩樓之間,有個不足一米的空隙,李強把廁所窗戶拆了,留下僅可容他進出的小洞。在屋外這個狹小空間里,李強建了自己的工作間,打磨石頭的簡單工具都擺在外面,李強經常鉆出屋子,在逼仄的工作間打磨他的寶貝石頭,常常一呆就是一天。李囿延幼年患病留下后遺癥,現在的智力相當于10歲左右的孩子,他會煮好面條或者湯圓,端給父親。
2000年,李強在長江邊撿到一塊方形的石頭,有光澤,摸起來很細膩,有玉的潤感,他給這塊方形的石頭取了個名字:“長江玉”。李強說,從原始社會到今天,人類一刻也沒有離開過石頭。在李強眼中,玩石頭是個尋根問祖的過程。自從撿到方形的“長江玉”后,李強開始有意識地撿相同類別的長江石。
2006年起,在石友圈,李強率先提出“長江玉”的概念,隨即引發關注。
“《說文解字》對玉的定義是‘石之美者’;《辭!穼τ竦亩x則是‘濕潤而有光澤的石頭’!崩顝姼嬖V成都商報記者,以他最初撿到的方形長江石為代表,類似的長江卵石都具備了古人對“玉”的定義和特征。李強1986年畢業于中央電大,學的會計專業。在老一代的撿石人中,李強文化水平較高,也讀了很多書。
2011年古家沱卵石灘發現后,李強如獲至寶!2012年的每一天都在古家沱渡過,甚至差點死在石灘上!泵刻炝璩4點起床,帶著兒子乘坐早上6點開往內江的火車,在德感火車站下車撿石,風雨無阻。
三枚長江石,中間的雕件有人出價100萬(圖片來源:成都商報客戶端)
[“玉”產業]
雕一只手鐲單價數千
川渝本地加工坊已近20家
“這塊玉料邊長約12厘米,在燈光照射下晶瑩剔透,紋理非常清晰漂亮!睂τ凇叭θΑ睋斓降牡谝粔K“玉”,見玉者如是說。重慶石友間公開的傳言稱:一位在重慶做和田玉的商人,曾出價60萬元買李強的“長江玉”被拒絕;再后來,有來自新疆的玉商愿以三套重慶房子換李強的“長江玉”,還是被婉拒。對于這個傳言,李強笑稱自己只是“背了黑鍋”,沒有傳言中的事實。但他話鋒一轉:“如果換作是我,出價肯定不止這個數!
如今,李強已經找不到這塊“長江玉”,他將之埋在了滿屋的石頭下面,免得有人總是惦記。李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自己撿回的卵石“應該超10萬枚,一百多噸重!逼渲,長江玉占了一大半。李強提出的“長江玉”概念,得到了很多重慶石友的響應。據李強估計,在重慶近萬人的石友中,三成在玩長江玉。
今年34歲的江津人何煒,在李強的影響下,尋找和收藏長江玉!伴L江玉不像形體石、畫面石,它的價值在于石頭本身,有著玉的品質!焙螣樃嬖V記者,他在長江邊撿了四年長江玉。沒有奇形怪狀和美麗圖案的長江玉,必須雕琢成玉器。
在2010年前,重慶很少有人加工玉石,而送到沿海加工,即使工藝最簡單的手鐲,單只要價也在6000元左右!叭绻褤靵淼氖^都加工成玉器,光加工費就得傾家蕩產!
在李強的帶動下,重慶境內玩長江玉的群體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以至于現在暴露的長江卵石灘,已經很難找到高品質的玉料。而何煒所面臨的煩惱,也是沿江玩玉人的煩惱。為此,何煒與幾個撿石人在江津城里,開起了第一家玉石加工作坊,高薪聘請了四名玉雕師傅,專門雕刻長江玉石。在何煒作坊的展示柜里,擺滿了琳瑯滿目的玉石雕件,大多由長江玉雕刻而成。
69歲的鐘家湘,是土生土長的江津白沙鎮人。他利用自己在白沙鎮交通要道邊有廠房的優勢,開辦了玉石加工作坊,主營來料加工,機雕、超聲波雕和人工雕刻均有,其中以人工雕刻收費最貴。來自重慶、宜賓、瀘州甚至武漢的客戶,源源不斷地找到白沙鎮來。鐘家湘告訴記者,目前他有“接不完的業務”。
業內人士估計,近十年來大重慶片區及長江上游瀘州、宜賓等地,大大小小的長江玉石加工作坊有近20家!氨舜酥g并無往來,也不好打聽!焙螣樃嬖V成都商報記者。李強則說,圈子是個“江湖”,水深水淺,各有感知。
伴隨玉石加工業逐漸興起,長江玉原石和雕件的交易,也成為長江奇石交易的重要內容。在重慶巴南區魚洞老街,新開辟的奇石交易市場有30多戶商家入住,其中就有專營長江玉石者;渝中區人民大禮堂泰古古玩城,也有整層樓專事包括長江玉在內的長江奇石交易區;重慶觀賞石協會,每年舉辦“萬石博覽會”;全國各地的玉石商人,也會趕來重慶“淘寶”。重慶上游的瀘州、宜賓,石友中也有人專門進行長江玉石的尋找和研究,自發形成的“石市”,也有長江玉石交易。很多人靠著撿石頭,年收入三四十萬元以上。
[“玉”爭議]
一次測出是不值價的石英巖
一次測出與“黃龍玉”非常接近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期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認同長江玉者,將之視如珍寶;而不認同長江玉者,則將之視為礫石。后者認為“長江無玉”;而前者則稱“石出高山、玉入長江”。不僅珠寶玉石界對長江玉并不認同,即使重慶上下的長江石友,也對長江玉有較大爭議。
和田玉、黃龍玉的經營者們,目前對長江玉持完全否認的態度。即便石友圈,大多數也不承認長江玉!伴L江里都是鵝卵石,怎么可能有玉?”
重慶市珠寶協會、重慶市工藝美術協會、重慶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郝競珠,自2007年開始關注長江玉。郝競珠曾專門帶了兩塊長江玉,前往北京中國珠寶首飾鑒定中心進行檢測,但結果讓她有點失望!八蜋z的兩塊長江玉檢材,主要成分是石英巖,而和田玉等玉石的主要成份是透閃石,化學成分為含水的鈣鎂硅酸鹽!焙赂傊楦嬖V記者,和田玉、黃龍玉中也含有石英,但占比極少。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副教授馮斌,曾任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專業實驗室副主任,他是晶體生長專家,曾因“金剛石薄膜及相關材料性質的研究”獲得重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馮斌將長江玉送到實驗室檢測,得出的結論讓他驚訝!伴L江玉的質地與翡翠、軟玉差異明顯,但和已經進入《國家珠寶玉石名錄》的黃龍玉非常接近,基本可以說沒有本質區別!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專業實驗室得出的數據顯示:密度方面,翡翠最高,軟玉密度略大于黃龍玉和長江玉,后兩者密度十分接近;硬度方面,翡翠、黃龍玉和長江玉大致相當;通透性方面,翡翠、軟玉、黃龍玉和長江玉四種石料相差不大。
馮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檢測數據表明:黃龍玉的粒度更小,因此和長江玉比起來更細潤。馮斌認為,長江玉不是沒有好料,只是好料較少,市面上更少!安荒芤驗樗,就否定長江玉的存在!瘪T斌告訴記者,長江玉中的極品,比不過黃龍玉中的極品;但是普通的長江玉,與黃龍玉中粗糙的黃臘石相同。馮斌表示,黃龍玉是黃臘石中的極品,長江玉也是長江石中的極品!包S臘石可以開發,長江玉也可以開發!
馮斌認為,決定玉品質的不僅僅是國家標準里可量化的物理指標,還要看它的油潤感、細柔度等!安荒芤驗殚L江玉的成分與和田玉有很大差異,就否定它的美感,從而否認它是玉!倍赂傊閯t認為:有一定濕潤度的、符合玉石基本特質的,都可以叫做“玉”!叭绻衅髽I或政府的大力支持,長江玉同樣有機會‘一鳴驚人’!
李強等長江玉擁躉者認為,中國的玉石,離不開文化;離開了文化的玉,就是塊石頭!坝裨谥袊,被賦予了意識與精神,簡單的物理化學指標不是玉的全部!崩顝娬J為,孔子提倡“君子比德如玉”,而《周禮·玉藻》則說:“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行事,更堅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信條!敖裉斓挠袷,只講求理化性狀,完全忽略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和傳承,是不對的!崩顝娬f。
[“玉”之路]
推動者:人們給了黃龍玉機會
也該給長江玉一個機會
今年60歲的李強,已經很少再去江邊撿石頭了。每個周末,李強會坐車到距家不遠的泰古古玩城,為市場里賣石頭的商家們“站臺”!坝小Ω纭,我們無論是買石頭還是賣石頭,心里都有底了!敝貞c泰古壹號石館老板唐繼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李強還會為石友講解長江石、長江玉常識。偶爾,李強看中了喜歡的石頭,也要買回去。
撿長江玉的責任,落到了30歲的李囿延身上。雖然智力只有相當于十歲左右的孩子,但李囿延跟在父親身后,同樣撿了差不多二十年石頭。每天,李囿延同樣是四五點起床,背著父親給他縫制的帆布包,花35塊錢坐高鐵到潼南,再轉農村巴士坐到鄉間車站,然后拿手機叫來自己熟悉的“摩的”司機,花五塊錢坐到父親給他指定的涪江(長江支流)老河床,撿整整一天石頭,再如此返回。
李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六十歲是個知天命的年齡,他的余生將花在整理滿屋的石頭上!叭∶、配座,溯源追宗!崩顝姲淹茝V長江玉,當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1月2日,成都商報記者開始調查采訪長江玉時,李強帶著十余個年輕人,開了兩個小時車,來到潼南涪江老河床邊的河灘上!拔覔觳粍恿,但是要給年輕人指條路!崩顝娮约豪藗十多人的微信群,參與進來的都是石頭圈里的年輕人。
李強認為,長江玉并不是指長江河床上的類玉石料,而是包括長江所有支水系流域所有的類玉石料。內江出現的“大千玉”,江津筍溪河、塘河中出現的“筍溪玉”、“桂花玉”,按李強的分類方法,也應該歸為長江玉。然而在內江和江津,本地石友甚至政府層面,都把溪流中類玉石料的命名完全本地化,以示和長江鵝卵石之區別。李強認為,長江玉作為一個大類,得到認同和走出去的可能性更大。
李囿延是李強的獨子,但石友圈都認為他還有個兒子,那就是“長江玉”。李強知道,如果哪天自己不在了,兒子李囿延還要活下去!爸笚l路給年輕人,將來我走了,李囿延自然有人會關照他!崩顝娬f,他把收藏的石頭整理好后,就想全部捐給國家,他相信只有國家來管理,他的寶貝石頭才有真正的歸屬。但是,10萬枚石頭,到底該捐給哪個部門,李強也并不知道。
“人們給了黃龍玉一個機會,也應該給長江玉一個機會!崩顝娬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