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接觸的第一件和田玉,多是和田玉佛雕題材的作品。據佛經記載,以玉雕佛的歷史,始于公元前540年。佛祖釋迦牟尼往緬甸瓦城說法,見當地獨產之白玉瑞氣騰騰、祥光環繞、靈性浮現,即定該玉專雕佛像,以玉雕佛的歷史自此而始。

▲ 白玉子料-觀音掛件 | 玉器編號:109806
時至今日,無論信教與否,國人都愛為家人、自己請一塊佛雕玉牌,佩戴于身,以祈求平安如意、諸邪不近。佛雕題材也因此成為了中國玉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碧玉巧雕牌-觀音、彌勒 | 玉器編號:151875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絕大多數的佛像題材作品中,佛像的眼睛似乎都是半閉的,其實那是微睜的狀態。據說菩薩、佛的眼睛是“二分開,八分閉”,二分觀外、八分觀內,二分觀世間、八分觀自在,都是有一份“禪意”在里面的。

▲ 白玉子料掛件-觀音 | 玉器編號:109809
佛家坐禪講究“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靜止狀態,半睜著眼睛,也有利于修行者不要昏睡。所以在造像時,匠人們也會采用這種形象,代表菩薩、佛進入了“禪那”狀態。

▲ 碧玉掛件-觀音牌 | 玉器編號:143692
菩薩、佛祖半閉著眼睛,寓意“常觀己過,不盯人非”,意思就是不要去尋思別人犯的錯誤,修道本就是修自身的。

▲ 白玉擺件-觀世音 | 玉器編號:143054
當然也有人說,半睜眼象征“慈悲”,代表不舍六道,是對眾生的憐憫,同時又不忍全睜眼看到眾生的痛苦。

▲ 碧玉掛件-彌勒佛 | 玉器編號:162563
另外,我們肉眼看到的世界是錯誤的、顛倒的,佛祖微閉著雙眼,也是教導大家用心去看世界,那樣才能達到“禪”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