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玉石與歷史的淵源,我們首先要聊一聊中國的玉石文化起源,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中國的玉石文化有6000年,后來被網友指正,說那個只是指盛極一時的,距今5000到6000年的紅山文化而已,并不是最初起源,這個描述并不準確,聽聞后再次認真查閱資料,果然高手在民間,正確的答案是其實中國的玉石文化要追溯到距今8000年的北方興隆洼文化。



今天要分享的這個故事,講的是玉石之路是如何被發現的,有趣的是,這段歷史其實是盜墓賊發現的!在公元279年,歷史上是西晉咸寧五年,河南汲縣有一名為“不準”(古漢語讀音為“否彪”)的盜墓賊,偷偷挖開了魏襄王的古墓,結果發現了一大批竹制的古籍,有數十車,凡書75篇數十萬言,這就是傳世的“汲冢竹書”,后世稱為《古本竹書紀年》,這套古籍中,記載了一個叫《穆天子傳》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了周穆王的周游路線,說周穆王帶了七隊的精兵厲馬,駕駛著八匹由千里馬拉的車,一邊沿途打獵一邊游覽各國,就這樣一路走到了今天的內蒙古境內,后來又來到了新疆,當走到昆侖山北麓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母系氏族社會,史書上稱為“西王母”的部落,在這里受到了西王母部落的熱情款待,離開的時候還獲贈了八大車的寶石;在新疆沿途周游的過程中,穆王還在好幾個會采玉和琢玉的部落停留,當地的部落(珠澤人)敬重穆王,也紛紛拿出最好的寶石獻上,穆王可謂是滿載而歸。依據現在的歷史研究推測,當時的周穆王受贈的寶石應該就是和田玉,這么說來,中國的玉代表的肯定是一種文明的美德,《禮記·聘義》記載:“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溫潤而澤,仁也”。作為人文形態的一種表現,在古代就是國人的精神象征。


而現在人盡皆知的絲綢之路又是怎么來的呢,絲綢之路這個名稱,是在1877年的時候,由德國的地理學家李;舴姨岢龅,當時他的定義是從公元前的114年到公元127年左右,從河套地區一直到古印度,以絲綢貿易為核心的這條西域商業之路叫做絲綢之路,當然現代的歷史學家們豐富了這一說法,認為一直到羅馬都可以認定為絲綢之路,所以才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說法。


綜上所述,無論是玉石之路還是絲綢之路,都正是說明了中原的傳統漢家文化,與歐亞文明在很早就有豐富的交流,從戰國時期其實漆器和絲綢這些精美的中國商品就已經通過草原的游牧民族傳播到新疆以及中亞地區,最遠在希臘都能找到;而西方當時盛行的玻璃制品還有金銀器皿也通過這條商道千里迢迢來到了國內。和田玉作為絲綢之路的先導,已經為中國與亞歐的連接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可以稱為是絲綢之路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