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在河南南陽市鎮平縣石佛寺鎮做玉石生意的玉友回深圳過年,順便來看望我這個掛名師傅,也算是拜年。
說是拜年,卻在春節期間反反復復來了三次,每次都是聊上幾句之后就在我家的一堆籽料原石里反反復復地扒拉,嘴里還不停地念叨:這塊不行,這塊還不錯;這塊適合雕刻,這塊適合直接賣原石……這哪是拜年,分明是來我家淘寶的節奏!
果然,第三次來家臨走之前,他從我的石頭堆里總共挑出了十幾塊籽料,讓我給他開個價,說是拿到石佛寺代賣,賣掉的以我給他的報價結賬,銷售價與報價之間的差額歸他,賣不掉的等他下次回深時原物奉還。其實這也不錯,我擴大了銷路,他賺了差價,兩全其美。
這位玉友在石佛寺做玉石生意一兩年了,加上此前在深圳開玉店的經歷,可以說對市場早已十分熟悉,對各種玉石的價格、購買者的喜好等也都十分了解。他從我這里挑走的原石,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這就是當前市場的熱銷品種,這對我的玉石收藏或者說以后的玉石經營有著比較大的參考作用。
和這位玉友預計的一樣,進入3月份,天氣逐漸轉暖,新疆和田地區冰雪也逐漸消融,到石佛寺擺攤的新疆玉商逐漸多了起來,個別玉商甚至還熟門熟路地跑到深圳做起了生意。但無論是在深圳古玩城看到的情況,還是從石佛寺反饋回來的信息,都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雖然看起來近期和田玉的供應量確實較年前略有增加,但僅限于部分低端料子,中檔及其以上的籽料仍比較少見,更不用說高貨(高檔貨品)甚至尖貨(頂尖貨品)了。至于價格方面,仍然逃不出人們談論和田玉籽料走勢時常用的三個字:又漲了。這不,就這兩天,一塊1公斤左右的籽料以280萬元成交的消息又刷爆了朋友圈。一家自媒體在提及籽料價格時甚至用了這樣的標題:籽料你太快,我跟不上!
在籽料原石價格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好些在網上銷售和田玉的玉商卻感到生意越來越難做。來自石佛寺的信息似乎能夠解釋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一是網上假貨泛濫,甚至有人直言不諱地宣稱,做假貨一年下來的利潤是做真貨的幾倍甚至十倍以上。這對網購者的信心和對網店里出售的和田玉的信任度都是重大打擊;第二當然就是當下風靡一時的直播銷售沖擊波了——主播現炒現賣,加上當時當地的市場氣氛,以及在線“顧客”的哄抬,刺激一些作為直播銷售下家的玩家樂此不疲,而對以前曾經風光的網絡銷售越來越冷淡,網店生意能好才怪。
當然,網店不景氣是普遍現象,不過也有個別料子例外。比方我掛在網店里的一塊帶白圈的青花墨玉籽料原石,就被一位藏友惦記上了,最近兩三個月不時地通過聊天工具發過來一組數字,也就是他最初給我這塊玉石的一個他認可的報價——2800元。但我一直沒有答應他,雖然這塊料子的進價非常非常低——4年多以前從10元一件的堆貨里扒拉出來的。無獨有偶,另外一位網友也喜歡上了這塊玉石,神奇的是,他給我的報價也是這個數!更神奇的是,這“2800怪圈”還沒完:古玩城一位玩玉的朋友也看上了這塊石頭,求購價同樣是2800元(他甚至知道我的進價)!得,這下玩上“三國殺”了。
思來想去,畢竟跟古玩城的玉友熟一些,便打算將這塊玉轉讓給他。當我把這消息告訴古玩城的玉友時,他正在外地出差,一聽說我同意轉讓給他,很高興,飛快地通過微信轉過來2866元,比2801還多加了65元,估計是取六六大順之意,算是預付了全款。第二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玉商剛賣出去的料子,也是一塊青花墨玉籽料,成色比我那塊差了十萬八千里,成交價卻高達8000元。另一個自媒體上,一塊有點特色的青花墨玉居然賣出了幾十萬的價格,讓我很是不解:之前和田玉價格一路走高,主力從來都是好皮好肉的白玉籽料,難道2018年會變成“青花墨玉年”?不管怎么說,已經達成的交易是要兌現的,這位玉友昨天已經從內地出差回來,約定周六我們一同趕去古玩城,實現這塊墨玉籽料原石的手遞手交割。
那位從我這兒拿籽料去石佛寺代賣的玉友,節后的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只是,從我這拿過去的料子才賣掉了一兩塊。問他,他一點都不著急,說是如今市場上好東西太少,不能隨便賤賣了。那么問題來了:雖然我當初的進價比較低,以給他的“批發價”計已經賺了N倍了,但在如今籽料一路狂奔的情況下,這價格……是不是也屬于“賤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