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水玉、秋山玉也稱春水飾、秋山飾,是以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生活為題材的玉雕作品,常見于遼金元時期出土文物。由此可知這兩種玉是飾品,常見形制為牌子、掛件、發飾。牌子形的其實是帶板,裝飾于腰帶上,掛件形的則系掛在腰間肋下,或者器物手柄上,發飾形的則別在頭上,和簪子差不多,所以春水玉、秋山玉形體都不大。
遼代春水原本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領,群臣參加的發生在濼水的春蒐活動,其主要內容表現為鑿冰取魚、海東青鶻捕鵝雁,是一種政治和娛樂融為一體的漁獵活動。金代春水的原本含義是因受皇帝督導,群臣和士兵參與,已演化成獨特而重要的祭禮儀式。其目的在于女真人通過借海東青鶻捕鵝雁,來展現女真人在鶻的身上寄托他們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勇猛精神,寄托有一天能問鼎中原的雄心,表達的是一種民族氣概和精神。

人們將表現遼金皇帝在春季到河邊行獵時,用海東青鶻捕鵝雁的狩獵活動的玉雕作品稱為“春水玉”。一般作圓形或橢圓形,通體鏤空高浮雕玉圖畫,圖案為一只天鵝躲藏于茂密的水草蘆葦荷花叢中,縮頭縮腦,企圖逃避海東青銳利的眼睛,上方有一只鷹鶻向鵝俯沖而下,作追逐狀;虻窨桃恢机楘X的雙爪已經按住天鵝頭,欲食鵝腦,天鵝驚恐長鳴。春水玉多描繪鶻攫天鵝的瞬間,鶻的兇悍,鵝的驚恐哀鳴,均有生動表現,整個打斗場面相當激烈,驚心動魄和淋漓盡致。畫面多加飾蘆葦、水草、荷花、蓮葉等紋飾,雕刻技法高超嫻熟。春水玉的藝術特色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場景激烈生動,氣氛精心動魄,讓人感受到春天頑強搏擊的生命活力,體現出工匠驚人的藝術表現力。

遼代秋山的實際含義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領,群臣參加的發生在慶州諸山的秋狝活動,其主要內容表現為射獵虎鹿熊,也是一種政治和娛樂融為一體的射獵活動。金代秋山的實際含義,也因受皇帝督導,群臣和士兵參與,也已演化成獨特而重要的祭禮儀式。其主要目的在于操練軍隊,訓練戰士的膽魄和騎射能力,以利于提高軍隊的戰斗力。

人們將表現遼金皇帝秋季到北方山林中射獵虎鹿熊等動物景象的玉雕作品稱為“秋山玉”。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熊為主題的玉器,圖案多為虎、鹿、熊、兔或其它動物,輔以山石、靈芝和柞樹等,虎多作伏臥狀,鹿多作回首站立或奔跑狀。秋山玉多表現為野獸或人與獸共處于山林之間、相安無事的場景。玉多為帶有黃褐色玉皮的白色子玉雕刻,也有部分羊脂玉。采用巧作技法,保留玉皮的黃色,來表現出秋天樹木和虎、鹿、熊金黃色的皮毛,將深秋北方草原天高地闊、禽獸馳騁的山林美景充分展現出來,是契丹、女真族弋獵生活的真實寫照。秋山玉的藝術特色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場景恬淡自然,氣氛和諧共生,讓人感受到秋天山林美景的無窮魅力,體現出工匠對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春水玉和秋山玉反映了遼金元時期游牧民族狩獵的特殊場景,有濃厚的生活意趣。構圖巧妙,意境深遠,淳樸自然,畫面充滿了令人回味的山水林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