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原石中我們往往把有一種東西當作是翡翠原石的顏色,到底是什么?它就是翡翠原石的霧。
霧,是處于翡翠原石皮殼和肉質之間的一層半氧化風化的硬玉,它也可以算是翡翠,但卻不是真正的翡翠,是從風化殼到未風化的肉(翡翠)的一個過渡帶。
霧是分布在翡翠原石的皮殼與玉肉之間的一種霧狀物,它是翡翠在表生地質作用階段,由礦物質充填于硬玉礦物的晶隙中形成的一些次生礦物,這些霧狀物即為翡翠的“霧”或叫“玉霧”。不同的翡翠原石因其所處的地質環境不同,以及自身結構質地的不同,所形成的霧也就有所不同。因而不同翡翠的霧就有了厚薄不等、疏密不同、顏色各異的差別。
紅霧白肉
霧分白、黃、紅、灰、黑等。如果把翡翠原石的外皮磨去,露出淡淺的白色稱白霧,說明其內雜質少“地”干凈,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霧之下有綠,就是非常純凈的翠綠,與地互相搭配價值連城。白霧也說明“種”老,一般人都喜歡賭白霧的翡翠原石。
但它不能說明其內是否有綠,與綠無關。黃霧顯示其內的鐵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漸漸氧化,但還沒有嚴重氧化。
實質上霧的好壞與玉石本身原來的質與周圍的化學元素顏色濃淡,侵蝕的能量均有密切關系。在玉石皮殼與玉肉之間結成著有一層與玉肉連接著的不同顏色的內皮層。把玉肉和皮殼隔開來的玉霧。這一層霧的存在及作用。代表該玉石種老,硬度夠,玉肉的好壞也可由玉霧上來觀察。而且也是判斷玉石場口質量和真偽的重要依據。
1。白霧:出現在黃砂,白砂,黑烏砂皮殼下。厚薄不定。把皮殼磨去后。露出來的白霧如同白蒜皮蓋在玉肉上,如果百霧下有色但顏色顯淡,把霧除掉后顏色就會艷起來。
2。黃霧:黃霧顯示其內的鐵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漸漸氧化,但還沒有嚴重氧化。
在黃砂皮殼,水石皮殼上黃霧常出現。黃霧有淡黃,中黃,深黃,金黃,老黃等顏色。如果生在種好的玉石上,其霧的利用價值不可忽視。是個好的雕件巧色料。
3。蜂蜜霧:其霧色似如蜂蜜一樣,這種霧的玉肉一般都好,細膩透明,是霧中的好霧。
4。紅霧:紅霧說明其內所含鐵元素己嚴重氧化,可能翡翠原石內部出現灰“地”。
紅霧有時可見淡紅、艷紅二種。如果色鮮艷,可以磨成戒面和各種小料。也是雕件的好材料,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紅霧,因為紅霧愛跑皮。(霧露皮殼外)霧跑皮的玉肉。十個有九個底子灰。
5。牛血霧:其霧如凝結的牛血一樣。牛血霧生成的玉肉帶灰色(底灰)。如果外皮有松花時。切記不可賭。底灰色不鮮。出料時不美觀。
6。黑霧:黑霧主要為大量雜質元素氧化所致,顯示翡翠原石內部雜質多,透明度差。
黑霧常出現在黑石頭上,黑霧不能太黑。如太黑玉肉可能成為藍底,灰藍底,黑藍底。黑霧厚薄均有,厚者底子灰。霧下也有出現高綠,低色。比黃霧少。個別黑霧也會出現高翠,但有時水很差,所以一般人不喜歡賭黑霧。
白底紅霧
在霧的這么多顏色中,具有工藝價值的卻只有少數漂亮的紅霧(含黃霧),它們構成了眾多翡翠色彩中的一部分。其它顏色的霧,其利用價值一般不高,有的甚至會成為翡翠的瑕疵。紅霧雖然屬于翡翠中的一種色彩,但行家并不將它們稱之為“色”,而只能稱之為“彩”,因為在行內“色”僅僅是指綠色和紫色(即翠色和翡色)。通常說的“三彩玉”或“五彩玉”,其中就包含了紅黃霧。在翡翠的玉雕工藝中,紅黃霧通常被視為“巧色”而被廣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