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和田玉產出的情況,自古以來就分為山產和水產兩種,F代玉石行業則根據和田玉產出狀態的不同情況,將其分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種。
山料又稱礦料,指開采于山上的原生玉礦。山料的特點是塊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狀,表面粗糙,斷口參差不齊,玉石內部質量難以把握。山料是各種玉料的母源,同時也是玉石的主要來源,不同的玉石品種都有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山流水名稱由采玉人命名,即指原生玉礦石經風化崩落,并經洪水沖刷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圓,地質學稱為“次棱角狀”,外形與山料較接近。
子玉又名“子兒玉”,是指原生玉礦被流水沖刷搬運到河流中被“磨圓”的玉石,它分布于現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沖積扇和階地中,玉石露于地表或埋于地下。子玉的特點是形態為卵石形,一般塊度較小,表面光滑,因為經河水長距離和長期的搬運、沖刷、磨蝕,保留了玉石中最為致密堅硬的部分,所以子玉一般質量較好,內部質量容易把握,材料出成率高。子玉和山料一樣有各種顏色和質地,主要產于昆侖山水量較大的幾條河流,如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和河、葉爾羌河和克里雅河以及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床階地中。
目前對于山料、山流水料的稱呼行業內沒有異議,但是對于子料的稱呼卻有不同,常見的有“籽料””、“仔料”、“子料”等提法。那么具體哪種說法較為合適呢?從詞意上看,盡管“籽”、“仔”和“子”的含義相似,認真區分也有不同:
“籽”一般是針對植物而言,指植物所結的種籽,“籽”會生長發芽,有被包含和孕育的含義,是植物生命的一個過程,構成文字的偏旁從“米”字!白小敝饕侵竸游,有兩層詞意:一是讀“zi”,指“幼小”的意思;二是讀“zai”,與“崽”同意,泛指幼小的人或動物,構成文字的偏旁從“人”。把和田玉的子料稱為“仔料”、“籽料”的情況在平時比較多見,可能是因為“仔”、“籽”字反映了和田子料外形圓潤、個頭小的特征。但仔細推敲,稱其“籽料”或“仔料”都不全面,不能準確地反映和田玉子料的本質。
“子”字所代表的含義廣范而全面,有“種子”、“子女”、“幼小”等意,它沒有物性之分。因此,用“子”來表示和田玉卵石料,不僅能夠反映卵石玉料外形的特征,更從成因上體現了與山料的因果關系!白恿稀笔怯赡阁w分離出來的玉石,在“遺傳”了母體山料質地特性的同時,再經過河流長距離搬運和長期的滾磨、風化磨蝕、流水沖刷浸泡的“孵化”,去粗取精,造就子料晶瑩圓潤的獨特品質,成為和田玉的精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對和田玉卵石玉料的稱呼,應當使用“子料”、“子玉”為妥!缎陆膶毷陀袷、《中國的寶石和玉石》等傳統的珠寶玉石學術專著也都使用這樣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