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瘋狂的石頭”來形容當下的玉石收藏狂熱,玉石收藏最重要的是傳承文化
據考古資料顯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們便已制作和使用玉器。悠悠數千載,玉一直伴隨著中國人的生活,它寄托著代代中國人最美好的情感。玉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以玉事神為禮”、“以玉比德”,玉從傳統的生產工具走向精神境界,經歷了從文明起源標志物到中華傳統美德載體的演化過程。
玉器收藏近年來急劇升溫,但是,綜觀玉收藏現象,一個誤區不容忽視:大多數人并不了解玉文化。賣家大多停留在夸獎自己的玉好而索要天價,而買家藏玉也多抱有如炒股的心理,期待賺上一大筆錢。于是,玉收藏市場出現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聚財造假、漫天要價等。
君子藏玉,意在規范自己,傳承后人。收藏玉最重要的是傳承文化、傳承文明。
用“狂熱”這個詞來形容目前的玉石收藏市場狀況,并不為過。如今在沈陽的各個古玩市場,甚至在各珠寶商場,玉器買賣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據省收藏家協會專家介紹,現今全省藏玉者至少有幾十萬人。
伴隨著玉收藏熱,玉石市場的玉石價格正在迅速攀升,有人甚至用“瘋狂的石頭”來形容它。在我省的古玩市場,甚至出現了一塊玉石賣家要到了上億元的天價。
玉石價格瘋漲的背后,除了玉石本身價值、投資渠道多元外,瘋狂炒作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駸嵊诮洕,一些人收藏玉石甚至走入了非理性的歧路,完全忘了玉石投資的文化追求。
我們究竟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來收藏玉?玉石到底承載了怎樣的文化含量?玉收藏最重要的是傳承什么?
在悠長的歲月中
玉寄托了人們許多美好的情感
所謂收藏,簡單地說,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收集、保存起來,傳承下去。
據考古資料顯示,距今8000年前,先民們便已制作和使用玉器。悠悠數千載,玉一直伴隨著中國人的生活,它寄托著代代中國人最美好的情感。玉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這樣鐘愛玉、這樣賞鑒玉石千年不衰。
關于玉的2000多個詞條中,沒有一條是貶義。比如亭亭玉立形容女子身材細長,玉樹臨風形容男士風度瀟灑,瓊樓玉宇形容富麗堂皇的建筑物,還有金車玉輦、玉液瓊漿、玉尺量才等,都是褒義詞。 ”
在悠長的歲月中,玉寄托了人們許多美好的情感。比如古人要去做官,父母會送給他一塊玉石,上面雕刻一朵蓮花,站落一只蜻蜓,這叫青蓮圖,而青蓮就是清廉的諧音,寄托著父輩對孩子的期望。比如,表達對友人的祝福,送上一塊雕有喜鵲報喜的玉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等。
玉石收藏的價值
和文化、精神連在了一起
玉最初是生產工具,“美石,最鋒利,密度、質量都是石中佼者。 ”后來,歷史進入了文明階段,玉從原始的生產工具走向了精神境界。
玉可以規范人的行為,“過去,公子、小姐到7歲時就開始佩玉,行為、舉止都受到規范。久而久之,公子、小姐的表現就和別人家的孩子不一樣了,溫文爾雅,落落大方。 ”
玉受到了歷朝歷代的尊崇和禮遇,“玉外圓內方、溫潤內斂,都屬君子美德。而石之美聲,則喻君子光明磊落。玉和人的生命一樣,是自然天成的,世界上沒有兩塊相同的玉,它的不可復制性,不可再生性,使它成為了珍品。 ”
玉承載著文明,亦承載著中華傳統美德。玉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該弘揚開來,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