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玉的人都知道,目前出土最早的興隆洼文化玉器叫玉玦。第一次親眼目睹興隆洼文化玉玦是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內部展廳里,不可思議的是玉玦居然像新的一樣。難道八千年的歲月與她無關?并且嶄新的出土玉器不止一兩件,還有玉匕形器、玉管和玉斧等。給我的第一個感受是閃石玉萬年不腐,也就是西方寶石學所稱的耐久性。和田玉作為硅酸鹽礦物集合體具有非常強大的抗溶解、抗酸堿腐蝕、抗氧化、抗高溫等化學穩定特性。雖然不少寶玉石也是硅酸鹽,由于玉石結構、物理性質、純凈度的不同,耐久性有很大的差異。根據我對寶玉石的了解,和田玉可能是常見寶玉石中最為耐久的種類了。
物理性質主要體現在和田玉的剛韌兼備特性上。大多數寶石堅而不韌,并且作為單晶體的寶石往往還有解理和裂理,日常使用容易破碎,埋入地下細微的雜質礦物會鉆入薄弱處,造成崩裂,從出土的眾多明清寶石可見一斑。和田玉在寶玉石中的硬度不算太高,但韌性超強,可以抵御超強的打擊。
在耐久性方面更加有實效,更加有用,比如容易雕刻,不易碎裂。和田玉內部的透閃石礦物,雖然也有解理和裂理,都平行于柱狀和纖維狀方向,加上交織的結構關系,相當于織布時幾股絲絞在一起作為一根線,硬度和韌性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加強。學術上稱和田玉集合體解理不可見,學術上還證明了和田玉的這種特殊的交織結構,成就了其剛韌兼備、堅韌不拔的個性。
在玉石方面,蛇紋石、大理巖類的堅韌性都不足,石英質類的硬度較強,韌性不足,只有翡翠與和田玉一樣也具有剛韌兼備的特點。雖然優質翡翠可能略比和田玉硬度大一點,但是韌性要差一半。翡翠的礦物顆粒要比和田玉大得多,礦物之間的空隙就會大,在抗擊物理風化方面遠不如和田玉強。所以,清代的出土翡翠鮮有完好的,而入土幾千年完好無損的和田玉可能不計其數。
另外,和田子料的耐久性更加強大,一是因為子料特殊的“摸爬滾打”經歷,使內應力得到完全的釋放,即使遇到環境的熱脹冷縮影響,一般不太會開裂。而不少玉石會由于內應力沒有釋放的原因,一有機會就會發育裂隙,降低其耐久性。其二,科學證明和田子料比其他地方的閃石玉更加細膩,礦物之間的空隙來得細小,純凈度高,對抗物理風化也會提高不少。無論是8000-5000年前的河磨玉,還是稍后一點的和田玉,早期人類使用的大多是子料,所以保存下來完好的更多。
因此,和田玉子料以細膩、純凈、特殊的交織結構和“摸爬滾打”的經歷,造就了堅韌、抗風化等耐久性之最的品質。
文章錄入:王婷 責任編輯: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