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玉石備受人們追捧,在歷代君王的帶動下,愛玉品玉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被傳承了千年之久。而和田玉籽料更是萬千玉料中的佼佼者,在幾千年玉文化的傳承中,和田玉籽料也逐漸讓更多人追捧,越來越多玉友爭相收藏。
在古人心中,和田玉是最圣潔的靈石,君子常以玉石高潔的品質自喻,久而久之,在玉文化傳承中,和田玉已成為中華民族美好品德的象征。也就有了“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說法。
玉皮有多重要?
之前,華少為大家介紹過玉石雕刻里面的色彩藝術,對于我們而言,玉皮的色彩在我們視覺感官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了多彩的玉皮,玉雕師才能夠俏色巧雕,發揮玉皮的極致魅力。
靠它辨別真假!
喜歡玉石收藏把玩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夠辨別玉石真假的人卻也是不多。如何識玉辨玉成了一個很頭疼的問題。
直接觀察玉料無論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假籽料的質地、顏色等都不會像天然籽料那么細膩、柔和滋潤,沒有那么鮮活,沒那么有靈性和親和力。
假皮色浮于表面,顏色雖然鮮艷,但沒有過渡的自然層次感,鮮艷刺眼,看起來不舒服,而且顯得干澀,沒有滋潤感覺。
注意避免誤區!
在華少看來,學會看玉皮是玉石收藏把玩最基礎的入門知識,卻也是最重要的。與此同時,也要避免“玉看皮”帶來的誤區。
雖俗話說:“瓷看底,玉看皮”,可是正因這句話讓很多收藏人走了彎路。和田玉籽料的皮色是由于多種復雜情況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的,而且這些作用是分階段的。所以,籽料皮色帶有很強的層次感,皮和肉的感覺是一致的。且呈現出漸變的過渡。
除此之外還分為石皮、沁皮、色皮。說到石皮,就是玉石外表包裹了一層厚厚的石皮。這種玉石石性強,里面的玉料怎樣不能很好地觀察到,所以賭性很大,又稱石包玉。
購買此種玉石的賭性十分的大,一刀下去開出的可能讓人歡喜也可能血本無歸。所以,華少不推薦大家購買石包玉。
其實世界上不少的玉石都是帶有皮色的,但各方面都不如和田籽料?偠灾,帶皮色的玉石很多,也并不是只有和田玉籽料帶有皮色,但最好的還是和田籽料。
不可否認,在利益的追逐下,造假手段層出不窮,想要通過皮色來辨真假,也得費一番功夫。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我們在玉石把玩的過程多學多看,就不用怕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