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藏品來鑒寶的是一位姑娘,據她介紹說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佛教信徒,所以遇到寺廟就會去拜一拜,這尊玉雕羅漢是自己在一次旅游時路過一間寺廟時遇到的,但是一眼看到就覺得非常有禪意,既然和自己有眼緣就花了8萬元把它請了回家。應該是和田玉雕成的,當初請的時候廟里的師傅也說這尊羅漢也有年頭了,具體是何時的就不清楚了
專家接過這尊羅漢像后就開始了鑒定,而后說這應該是一尊笑獅羅漢,他是十六羅漢的一員。傳說他早年時是一個獵戶,皈依佛門后便從此放下了屠刀不再殺生,他的標志性代表就是身邊總有兩個小獅子,這是他從小就養著的。
這件羅漢像看著像和田玉材質但其實是壽山石里的芙蓉石,白芙蓉石個和田玉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和田玉還有個名字叫透閃石玉,它的硬度比較高,硬度達到6度以上的比重占2.9。芙蓉石不論是白芙蓉還是其他的石頭都以葉蠟石為主,硬度多在1到3度之間這樣,但是和和田玉比起來更溫潤,雕成的東西蠟樣光澤比較明顯。
從這尊羅漢像來看,他的衣褶多是弧形的,而且它對羅漢和獅子的面部表達都比較傳神,雕工十分細致而且看不出什么打磨的痕跡。因此專家判斷這應該是清代早期的一個芙蓉玉雕作品,而且目前這種白芙蓉石雕的作品也越來越開始受到一些喜愛玉石和玉器的收藏家們喜愛,因此價格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因此專家對這件玉雕給出了10萬到12萬的估價。
聽到這樣的結果,姑娘當場就高興地大笑了起來,還表示太意外了,沒想到不是和田玉還能這么值錢。雖然當時只是因為有眼緣才請的,根本沒有考慮能升值,但是這個結果還是讓自己大感激動的。
小編第一眼看到這尊羅漢像也是感受到了它的真,雖然羅漢的面部不能清晰看清,但是獅子的面部還是可以看清個一二的,就從這個獅子的雕工和表達上就能判斷這應該是件精品,沒想到是清早期的玉雕。
對于這尊芙蓉石笑獅羅漢像,大家都是怎么判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