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帝王將相,以傳國玉璽的方式承接家國使命,所以我們才可見到傳國玉璽一直默默輾轉于各代帝王將相手中。
下至平民百姓,以一塊玉的方式傳家給自己的子孫后代,讓后代們能夠銘記祖上的興衰榮辱,櫛風沐雨。
和田玉在炎黃子孫的古老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也正因為如此,和田玉被尊稱為“國玉”,成為上承廟堂,下啟鄉野一致認定的傳家寶。
傳家玉,傳的到底是什么?
以玉傳家,這是所有中國父母愿意買塊玉送給孩子的最大理由。
一塊玉,不僅僅代表的是財富,更是父母甚至是家族的精神文化。
比如信仰、良善、志向、祝福、品位、涵養,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
只要玉還在,家族的精神文化就不會消失。
它會隨著玉在時光中流轉,將溫情和信仰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子孫。
見玉如見人,每一塊傳家之玉,都寫滿了故事和記憶。
它們會用無聲的語言向后代講述著一段段溫暖感人的故事,向后代傳遞著一種種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幫他們見證著穿越古今的文化力量。
所以,睹玉思人,和田玉飽含著中國人深沉內斂的思念和回憶。
贈玉子孫,聊表思念,深情不忘,銘記祖訓。
以玉傳世,留給后人的不僅是財富,更是信仰和精神,以及家風的延伸和傳承。
這才是傳家玉真正要傳承的東西。
傳家之玉必須價值連城嗎?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傳承意識也開始覺醒,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為孩子留一塊好玉。
畢竟,凡是有些傳統文化根基的人,都知道“國無玉不盛,家無玉不富,人無玉不貴”這句俗語。但很多人也會陷入一種誤區,以為傳家之玉必定是價值連城的才行。
其實這種觀點并不正確。
就像君子絕不以財富的多寡,來論品行的高低;傳家之玉也絕不以價格的高低,來論傳承意義的貴賤。
傳家之玉無貴賤,只因世間人心有高低。
一塊價值百萬的玉,和一塊價值十萬的玉,它們在傳家過程中代表的意義、精神都是一樣的。
傳家之玉,重要的不是玉的好差,而是人心、道義和精神的傳承。
所以,富人可以一擲千金,為子女尋找絕世好玉;平民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子女選取一塊相對好的玉。傳家之玉,無關價格,只為真情。
時光荏苒,歲月流轉,人生四季匆匆又忙忙,在韶華易逝容顏易老的時光中,唯有傳家玉,能歷久彌新,永世傳承。
悠悠歲月里,最美不過傳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