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籽料的皮子也是可以“做”出來的,特別是那種小區域的皮子,自身面積較小,而那些玉石表面的毛孔也是用肉眼無法看清的。再加上一點顏色,如:灑金,棗紅皮,顯然這是普通朋友也可能無法辨清是籽料還是俄料。
剛才提到了皮子,而最為常見的籽料皮子款式有:白皮、灑金、棗紅以及秋梨、聚黑等等。正是玉石的皮子款式多,顏色艷麗,深受不少玉石收藏者的喜愛與推崇。因而,玩玉的玩家們也成了玩肉和玩皮兩大派系。也就為何當下的玉石市場好的皮子其價格為何會更高的原因。
在談談和田玉的顏色。和田籽料顯然是以白色為尊。而在古代卻并不這樣。封建帝王以黃色為尊,也就為何和田黃玉其更珍貴,更加深受權貴們的賞識與珍愛的緣故。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黃沁。除此還有紅沁,但在挑選紅沁時定要留意的是,現在很多玉石的皮子是可以燒出來的,特別是那些看似艷麗無比的玉料皮子也是可以造假的。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青玉。只要是籽料,質感較為細潔,油脂感凸顯,無論是什么顏色,價格都不會太低。而有些藏客會認為這塊玉閃青就是青白玉,底子發暖就一定便宜,顯然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決定其價值高低的還要看肉的細度。
談到玉質。很多玉石收藏新人會要求肉眼無結構,打燈無結構,以為能夠挑選到這樣的便是玉石中的精品了。其實不然,在日常的觀察中我們肉眼是很難看清玉石當中的棉點顆粒。至于打燈要求的不是沒結構,而是結構緊密的看不出來,另外還要看玉料顆粒大小,粉脂,油性,老氣等,能夠滿足上述幾點的才能稱其為優質且白度也要在一級以上的。那么,我想一塊60克以上雕刻中規中矩的牌子應該相當于一部中高級轎車了。因而,在選購時,若是自己經濟條件有所限制,在選購時還是量力而行。
最后我們談一下雕工。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但是也有說:“無綹不雕花,好料不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