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和田玉,不管玩不玩玉,懂不懂玉,人們看名字都知道,它的產地為新疆和田地區。
那你知道為什么新疆和田會產和田玉嗎?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
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先要透徹的了解和田玉的成分和形成原因。
通過一些資料我們都能了解到,和田玉的主要成分為透閃石。
而透閃石含量在95%以上的所有玉石,都被歸類為“和田玉”。
也因此,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許多糾紛。
因為了解一些和田玉知識的朋友都知道,和田玉不光新疆有,青海、俄羅斯、韓國、加拿大等多地也都有產出。
而和田玉到底是按地區區分,還是按成分區分,在這個問題上人們爭論了許多年。
直到2003年國家終于頒布了標準《和田玉實物標準樣品》,正式確定了,和田玉以成分區分,不以地區區分。也算是為新疆以外的和田玉正名給予了名分。
但即便標準在那擺著,依舊有許多玉友不肯承認新疆以外的和田玉身份。
好了,回歸正題。
我們知道了和田玉的成分為透閃石,那么透閃石是怎么形成的呢?
萬能的百度百科給了我們答案。
根據百度百科資料我們了解到。透閃石是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積后形成的變質巖。
看到這里我們又有新的疑問,白云石和石英兩種毫不相干的巖石是如何發生的變質反應呢?
答案是火山運動!
自古以來新疆是我國火山運動頻發地區,還是我國現存僅有的8個活火山之一地區。
并且新疆還有著豐富的白云石資源礦床。
白云石和石英在火山運動中經過高溫火山溶液侵蝕融合而發生了變質反應,就形成了透閃石。
那么白云石礦床在其他地方沒有嗎?答案是有!
但其他地方有白云石卻沒有火山。而透閃石的形成火山和白云石二者缺一不可。
能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區少之又少,所以至今我國發現和田玉的地區也僅有新疆和青海地區。
而對于籽料和山料形成的原因,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山料在自然風化崩裂過程中滾落到河里形成籽料。但這個說法近些年來不斷被質疑,并列出諸多論證來證明山料和籽料并非母子關系。
而關于這個問題,我個人也有一些見解。
我個人推測,山料是火山運動時留在火山內部以及山體縫隙中巖漿接觸白云石石英而形成了山料。
而籽料則是在火山運動最為猛烈的時候,巖漿噴發出來,而掉落到河水中形成了籽料。
而噴發的巖漿在墜落過程中會呈現出水滴狀墜落。所以籽料都為鵝卵石形狀。
當然,最后這個僅是我個人的推測。沒有任何相關科學依據。
大家可以評論一起交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