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瑞獸玉佩
這件明代玉瑞獸佩(見圖)系溧陽市博物館藏文物。
該玉瑞獸高3.5、長3.7厘米,和田白玉質地。瑞獸昂首挺胸眉目突出,大口微張,頭頂有雙角,頜下生須貼頸,四肢矯健,后肢股部上有雙鉤深刻出的火焰狀紋,前爪間有小孔用以穿系佩戴。玉工通過簡潔的線條即勾勒出瑞獸的大致輪廓。
在古代玉器收藏術語中有“粗大明”一詞,指的是明代玉器造型線條干凈利落,不拘小節,與清代尤其是乾隆時期玉器相比顯得簡單粗獷。
這件玉瑞獸其簡略的造型也正反映出“粗大明”這一時代特征。
從其外觀來看,這件玉瑞獸應該是屬于辟邪、天祿一類的造型,意在辟邪除災、納福迎祥。
明代周祈《名義考》卷十“天祿辟邪”條云:“祓除不祥,故謂之辟邪;永綏百祿,故謂之天祿!
也正因為有此吉祥寓意,明晚期的瓷器上亦常有“天祿佳器”之類的款識。
明代尤其是到中晚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城市商品經濟不斷活躍,其玉器制作日益繁榮,時人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記載當時玉雕業“良工雖集京師,工巧推蘇郡”,并且在蘇州一帶涌現出了以賀四、李文甫、陸子岡為代表的雕刻高手,其“所刻必以白玉、琥珀、水晶、瑪瑙等為佳器”(《長物志》)。
這件館藏的明代瑞獸佩,玉質上佳且形象飽滿,氣韻靈動,可謂是明代傳世玉器中的一件不錯的小佳器,值得探究。
文章錄入:王婷 責任編輯: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