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和田玉--黃玉之美
和田黃玉,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瑩剔透、柔和如脂,質地細膩、滋潤,以色黃正而驕,潤如脂者使其身價不匪,它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產量很少,可與羊脂玉相媲美。

和田黃玉硬度高,達到摩氏6.5度,質地致密細潤,韌性極強,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澤,光芒內斂之性更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是極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黃玉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余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他最具中國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處變不驚。他成熟內斂,不事聲張,謙虛和順的外表之下,充滿生氣卻又那么堅定不移。無論在秦歌漢賦還是唐詩宋詞中,他都那般光艷照人,從未在光陰更替中失色。

黃色似金,大地的顏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們視為神圣的顏色。黃玉除獨有的莊嚴華貴的色澤外,在我國古代,黃色代表王者之色,并為宗教所用,有崇高、華貴、威嚴、神秘之感。

黃色被認為是陽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漢劉熙的《釋名》:“黃,晃也,猶晃晃,像日光色也!睎|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黃,土之色也!毕笳髦苁谷f物生長的陽光和土地,受到人們的崇尚。

黃玉基質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栗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古人以“黃侔蒸梨”者為最好。

色度濃重的密蠟黃、栗色黃極罕見,其經濟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黃玉為“皇”諧音,又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