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書房之中,坐而論道,必少不了器。眼下復古風潮正濃,骨子里但凡有點文藝情懷的人都對書房案頭的文玩件饒有興趣,每每玩味于手中,總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愉悅和舒心。這便是這些文房器物帶給我們的看似是對古代文人生活的效模和向往,實則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老莊哲學的信仰。人們通過盤玩這些單純、質樸和平凡的器物,追求虛靜明的境界,回歸本源,探索本真的力量。
器物之美在于“純粹”二字,質地純粹無雜,一氣呵成,是器物的首要追求,文房玉器亦如是。文房玉器造型簡約,風格清新,沒有太多莊嚴肅穆的感覺,卻在平實和純粹中透達出濃郁的書卷氣息和文人情懷。除去繁復的工藝,并不意味著單調,省略了所有的徒勞,沒有過多的裝飾打擾,才是器物的結晶,才是器物的本質形態。如深水靜流,如熄滅的火山,蘊藏著石破天驚的能量。
文房玉器講究色純,然單純不是單一,沒有比單純更能包羅萬象,也沒有比單純更能體現眾多的美。單色的墨雖然沒有顏色,但是卻把所有的顏色都包含在其中,這個攝自于復雜的單純,借助禪語便是“一切皆無”。白若凝脂,青若草木,烏如墨,沒有饒舌,沒有喧囂,以靜攝動,在靜中體會廣博和濃厚。
文房玉器,除了欣賞本身的造型之外,他與外在的關系是否協調也能產生美的感受。比如器物線條于桌面形成的角度之美,與光發生的微妙關系等等,這些都會形成出一種氣場將你感動。須知諸相皆非相,能使無情盡有情。
一件器皿就是一個人的代表。人與器物從一開始便注定是不離不棄。器物雖從來都不曾開口說話,但我們總是會感覺到一種安全可靠感。當我們注視著它的時候看到的不僅僅是器物本身,更多的則是通過器物觀照我們內心。去追尋那份與生俱來的溫暖與樸素以及潛藏于內心深處那不為外人所道的平靜、堅定和一往無前。
品味都在細節里,好的文房玉器是私人珍藏的佳品,也能為靜態空間畫龍點睛。在中式文房里歷練一種沉淀之美,在簡約的現代書房更顯精致。文房玉器恰到好處地點睛,無關風格,它是一種文人情懷。行走在歲月里,忘我于琴音玉韻。素心如簡,淡定從容。若有玉入文房,驚鴻一瞥便心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