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五子登科》圖
“五子登科”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由來已久、廣為流傳的一句寓意美好幸福、吉祥如意的祝福語。隨著朝代的更替、社會的進步,由此派生的年畫、瓷器、吉祥物之類的收藏品,更是層出不窮、不計其數(圖1)。
據記載:五代時期,燕山(今北京一帶)有個名叫竇禹鈞的男子,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橫行鄉里,到了年過半百,仍未成家立業,沒有子嗣。一天深夜,他在夢中見到了早已離世的祖父。祖父憤怒地訓斥他:“你好吃懶做,行為放縱,所以你不但沒有子嗣,甚至連自身的陽壽也難長久。再不改過,竇家的香火就要斷送在你的手上了!闭f罷,舉起手中的拐杖就打,痛不欲身的竇禹鈞被喝斥聲驚醒。哦,原來是南柯一夢。從此,他痛改前非,起早摸晚,忘我勞動,艱苦奮斗,勤儉持家,修身行善,以真干務實,漸漸贏得了人們的認可,博得了四鄉八鄰給予的好名聲。三年后的一天夜里,他又一次夢見了祖父。祖父對他說:“你數年積德,陽壽已增添了三紀(一紀為十二年),竇家的香火也有指望了!惫黄鋬热岁懤m為他生了五個兒子。竇禹鈞記取教訓,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教子聞雞起舞,勤奮苦讀,誠實做人。結果,五個兒子均因品學兼優,成為秀才,從此出人頭地,一時傳為佳話。
“五子登科”由此得名,成為教子有方的典范。
不過,傳說中的“五子登科”,有兩個不同版本的畫圖。一種是:一只大公雞昂首屹立在峭壁之巔,呼喚腳下綠地之上五只正在覓食游戲的小雞;另一種是:五個天真活潑可愛的男童,攀爬打鬧在彌勒身上,爭搶一只頭盔,寓意“教子登科”“五子奪魁”。
“五子登科”是我國特有的民間風俗,也是深受黎民百姓喜愛的吉祥物。據收藏界權威人士透露,類似此尊“五子登科”彩繪描金瓷塑彌勒佛瓷塑座像,為清代末年、民國初期的瓷塑名家作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目前,古玩市場上正品存量十分有限,而且越來越少,品相好、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價值可觀。通常人們在市場上見到的,大多是近些年的一些仿冒制品。這些仿冒“五子登科”粉彩描金彌勒佛瓷塑,無論是構圖、造型,還是瓷質、釉色,都遠遠達不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正宗制品。
文章錄入:王婷 責任編輯: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