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以微量鐵為呈色劑的青釉,是我國最古老的色釉。青釉瓷燒造的工藝技術水平在清雍正時達到了完全成熟。雍正時期的青釉瓷主要有豆青、冬青和粉青等種類。

圖2
圖1所示這件清雍正冬青釉凸棱橄欖瓶,高29.8、口徑8、底徑8.7厘米,器型如橄欖,口、底收斂,上下對稱,底承圈足,足內露胎。瓶壁外表密飾豎條狀凸棱紋。器胎細白厚重,施勻潤冬青釉,釉層厚,玻璃質感強。該瓶造型獨特,釉質肥厚,釉薄凸出處白線如出筋,下凹積釉處則青中閃綠,如翠玉般青翠光潤,且器物大小比例適中,屬清雍正仿龍泉梅子青釉的成功之作。
圖2所示為清雍正豆青釉暗花水波紋折沿花口碗,高7.4、口徑25.6、底徑9.5厘米。敞口,折沿呈花瓣形,淺腹略帶弧,平底,高圈足,足底呈圓滑的泥鰍背狀。施豆青釉,碗壁內外以碗底為中心暗刻水波紋飾一周。整器造型規整,釉色勻凈,紋飾簡潔。
文章錄入:王婷 責任編輯: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