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古玉收藏是一種高雅活動
中華玉文化源遠流長,有著8000多年的輝煌歷史。中華玉文化的成就遠遠超過青銅文化、絲綢文化、瓷文化和茶文化,特別是元代以前制作的高古玉,更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隨著現代人們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加深和文化素質的提高,高古玉已經成為各類古代藝術品收藏中最重要的部分。
2500多年前圣人孔子提出玉有十一德之說,并努力營造“君子比德于玉”的社會氛圍,F在社會中各階層的人,幾乎都有愛玉者。
一些追求時尚的成功人士認為,高古玉是古今中外最頂級的奢侈品。有許多人都以持有高古玉來顯示自身的文化品位,而對于崇拜國際名牌奢侈品的人不屑一顧。其中多數人都為前人巧奪天工的聰明智慧所感動,甚至有人如醉如癡地迷戀高古玉。
高古玉是藝術品收藏中的頂級奢侈品,它綜合了奢侈品所具有的全部特點,集富貴性、藝術性、個性化、唯一性、罕有性為一身,符合奢侈品定義的各項基礎要素。
高古玉藏家認為,收藏高古玉是一種高雅而快樂的文化活動,其本質在于對文化與藝術的鐘愛。高古玉的收藏是超越時空、超越自己的生命歷程,是自我陶醉、與人分享快樂的一種精神愉悅的生活方式。
高古玉市場價格不斷攀升
俗話說:“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此可見玉的價值自古以來就很高深莫測。高古玉是不可再生的人類文化遺產,很難用固定的市場價格來定位。
但是,在市場經濟中,任何藝術品只要進入流通領域,一定會有交易價格,高古玉也不例外。許多收藏者將國內外古玉拍賣的成交價格作為高古玉的市場價,這是片面的。因為拍賣價格是競價的結果,不能作為高古玉市場價格判斷的唯一標準?陀^地說,高古玉的價格主要受時代、造型、雕工、玉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果將高古玉價格從低往高大致排列的話,就時代而言:唐-宋-元-漢-春秋-戰國-商-西周-史前;就造型而言:實用器-觀賞件-手把件-佩帶件;就雕工而言:素面-陰線刻-剔地淺浮雕-透雕-高浮雕-圓雕;就玉料而言:雜料(地方料)-河磨玉-和田碧玉、青玉-青黃玉-青白玉-白玉-羊脂玉。此外,經營者的信譽、高古玉的品相、交易方式以及收藏者本身的經濟實力也是影響高古玉交易價格的幾個重要方面。
總體上看高古玉平均價格在以每年20%~30%速度提升,精品、珍品,特別是極品的價格在成倍增長。由于國內外具有傳統文化品位的社會精英,以及許多具有中華文化背景淵源的海外華人,持有充足資金在支持高古玉器收藏,大幅提升了高古玉的潛在價值。
高古玉贗品生產規模迅速擴大
高古玉贗品作俑者驕傲地到處公開宣稱“沒有什么是仿不了的”。事實是,高古玉的贗品比真品多很多倍,一些高仿品,得到了一些不明真相“撿漏人”的認可,銷路很好,利潤巨大。
從南到北高古玉贗品玉材來源眾多、價格低廉,因此贗品生產成本很低。高古玉贗品生產所需要滿足的許多客觀條件,最重要的是選料。而生產其它玉器的邊角廢料、雜玉、地方玉石對于高古玉生產來說都是上好的材料。酸堿程度不同,玉料上面的雜質表現,色澤表現都有利于高古玉贗品的制作。如果玉料質地不純,有石、有斑、有色、有裂紋、有軟、有硬更好。對玉料的認識是做高古玉贗品的必要條件,玉料適于做什么式樣的高古玉贗品,就仿什么樣的高古玉。高古玉贗品生產已經是玉器企業規;a,并嚴格按照工藝流程詳細分工協作。從選料、劃樣、初加工、精加工、拋光、做舊,每道工序專人負責,贗品水準提升的很快。同時,許多專家為了個人利益,紛紛出具證明證實買到贗品的“撿漏人”淘到了“國寶”,一些媒體也附會大力宣傳造勢。
有些地方將高古玉贗品生產,作為文化產業大張旗鼓地倡導發展,形成了規;a能力,年產量達到數萬件。而且高古玉贗品生產的種類繁多,等級分明,銷售對象明確。一是精心生產的高古玉贗品冒充真正的高古玉,賣給眼力差,不差錢的富豪、貪污受賄者密藏;二是精心包裝的高古玉贗品作為禮品,兜售給送禮者和裝門面的人;三是高仿的高古玉精品用故事包裝為高古玉,轉讓給眼力欠缺、但癡迷收藏的發燒友;四是大量批發給古玩商及擺地攤者,使賣家與買者都有利可圖;五是賣個有工錢沒料錢的甩貨價,讓遭遇者懷著同情心投入了搶救“高古玉”的收藏行列。
高古玉贗品帶來了賣家買者之間的相互欺騙和高古玉市場的混亂,傷害了喜歡高古玉及初學收藏高古玉者的自尊心,甚至使其中的一些人從此厭惡高古玉,討厭人們談論高古玉。
高古玉去偽存真的辨別方法
高古玉收藏拓寬了收藏者的視野,辨別高古玉贗品需要收藏者更加有智慧。概括地說高古玉去偽存真的辨別方法有兩方面問題:
第一,宏觀辨別。包括對高古玉總體情況的理解,高古玉如何產生、發展及流傳的;高古玉主要分布區域及各個區域高古玉的特點;高古玉在各個歷史時期、各個不同文化形態下的不同特征;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高古玉所用的玉材、造型、用途、紋飾、工藝、沁色、包漿及氧化皮殼的表現。一句話,就是對高古玉從藝術性、原創性和稀有性上來總體把握。
第二,微觀辨別。包括對不同時期、不同區域、不同類型高古玉的特點、特征及表現的微觀識別。一是傳統高古玉材料與贗品的區別,要記住兩個字:熟、青,如同熟水果與青水果。高古玉表面體現的硬度及密度是不均勻的、熟透了;而高古玉贗品則是很均勻、有青澀感。二是原始皮色與贗品的區別,要記住四個字:柔和、生硬,如同熟飯與生米。高古玉原始皮色斑駁多彩、橘皮感自然,而贗品則是缺少皮色過渡、質感生硬。三是工藝特點及效果與贗品的區別,要記住八個字:舉重若輕、弄巧成拙,如同鶴發童顏的壽星與未老先衰的小孩。原始琢玉工具雖然笨拙,但反映在高古玉器上的痕跡卻刀工犀利。而現代高速運轉的金剛砂輪工具所磨削的高古玉贗品上的痕跡,卻拖泥帶水,既不干凈又不利落。四是工藝質感效果與贗品的區別,要記住八個字:亭亭玉立、涂脂抹粉,如同少女與潑婦。高古玉器造型、紋飾、沁色、包漿及皮殼的工藝質感有和諧生動效果,看著順眼,欲罷不能。而贗品則是東施效顰,缺乏美感?傊,就是要對高古玉從細微之處尋找作偽的蛛絲馬跡,發現問題而不是求得某處的相似。
“形似尚可仿,神似不可求!碧嵘吖庞袢未嬲孀R別能力的關鍵,是要多看并多上手真正的高古玉。在品評真正高古玉的過程中,領悟高古玉的“神”,才給透過“形”看到“神”, 在收藏的關鍵時刻不變“形”、不走“神”,把握住與真正的高古玉結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