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顏色,一定要從宏觀、微觀兩個角度入手。也就是說,除了利用肉眼觀察、變換光線和自身經驗之外,最好能利用手電筒、放大鏡(隨身10倍、家中可備50倍)等道具。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道具,也不要覺得新手才會使用,使用這些道具顯得很蠢很天真,不使用的人才是外行,看到你使用的時候嘲笑你的商家才是別有用心。
另外謹記,玉的染色已經不局限是紅色,還有深黃、淺黃、筷子金黃、黑色、褐色、綠色等,今后肯定還會有更多疊加組合連擊,套路之中還有套路,染色之中還有染色,非?简炚婀Ψ,不過不必擔心,畢竟萬變不離其宗,學好基本方法,見招拆招。
第一步:看色必看裂
玉的色裂有這樣兩種關系:先色后裂、先裂后色。前者色裂之間沒有什么影響,斷口兩邊的顏色過渡自然,沒什么變化,側光觀察能看到柔和的光澤,而小裂隙中看不到顏色的中斷和變化。后者色裂則有一個這樣的關系:多數情況下色會隨著裂生長方向走,因此可以說裂的大小會對色的形狀和深淺有影響。如果細看,會發現裂口和裂底的顏色相差無幾,自然過渡伴生水草紋,裂口的小斷層上大多是和周遭相同的呈半透明狀的顏色,還有很多相比之下還要更淺一點的顏色——這就是真色的特點。而假色的話,此處會呈現明顯顏色過重,且殘留多余的顏色無法去除干凈。玉染色的裂隙處總有顏色殘留,并且停留于裂隙表面而難以滲入根部。即使成功,裂隙內外的顏色也達不到自然。
第二步:看色要借光
看任何玉,玩家們除了直視,往往還喜歡側光看,變換著角度看,因為這樣能看到反射的效果,可以看光感。真色表面無論什么角度都是非常溫潤的,換角度有時候能看到色,有時候則只有光。而假色表面是非常干澀的,木訥,變換著角度也感覺不到什么變化,非常僵硬?梢赃@么說,真色的感覺是湖水,而假色是戈壁。
第三步:看色挑毛孔
籽玉表面是肯定有毛孔的,顏色也一定是與毛孔有著附著關系的。越是粗糙的表面就越是容易附著上顏色,毛孔的底部附著性相對更強,換言之,真色會隨著毛孔分布變化,并且這疏密的結構會導致遠看時皮色呈現出深淺過渡。而湊近了看,色與毛孔的形狀緊密結合,毛孔走勢決定了顏色的邊界,兩者是同步走的,毛孔如何不規則,顏色也如何不規則。至于假色,由于是一大片顏色染上去迅速附著,顏色與毛孔沒有關系。
第四步:看色找水線
水線是沒有玉化好的原料的一部分,硬度遠高于玉,因此很難附著顏色,真色遇到水線絕大多數情況下會中斷,故有云:玉筋斷色。但是假色的附著力更強,一染就上色,玉筋也不例外。
第五步:看色看色界
籽玉表面的顏色,有的呈現自然過渡,也有的是突然中斷的,而這時候這片顏色的邊界就是色界。就好比海岸線,遠看色界是一條線,近看色界有高高低低的“浪花”,也就是毛孔。
第六步:看色選僵斑
籽料表面常有僵斑,有軟僵、硬僵、石性、玉性、石灰化,如果假色遇上僵斑,是一定會染上的,正如之前所說,假色的附著力非常強,但是如果是真色,僵斑多數是附著不上顏色的,即便附著上了,也會呈現出顏色變化。不過注意,當下有一種手法是先染色后燒僵,如此一來僵斑是沒有顏色的。
第七步:看色配釘子
籽玉的釘子紋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色也常常與釘子紋相互交疊,是屬于共生關系。如果一塊籽玉上顏色平鋪于釘子紋之上,那必定是假色。
第八步:看色尋斷口
籽玉的斷口主要有大橫斷、小裂和雕刻刀痕。需要謹記的是,真色不是平鋪式的附著,應該說成是生長更為合適些,顏色會深入肉質,肉眼不可見,但是心里要知道真色都是滲透進去的。因此,觀察斷口的顏色不失為一個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