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是指用玉石雕刻成的器物。玉器包含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稱為古玉或古玉器,F代玉飾的品種款式多種多樣,有:各玉珠串、各玉手鐲、各玉發夾、翡翠掛件、套裝飾品、各玉戒指、金鑲玉品、各玉腰帶等琳瑯滿目,除岫玉、瑪瑙、密玉等玉料外,還采用翡翠、青金、孔雀石、東陵石、珊瑚、水晶、芙蓉石、木變石等等玉石原料。規格款式不斷翻新,單珠串就有平串、寶塔串、花色串、異形串、隨形串等等。這些珠寶玉飾通過精心的佩戴,會給人們的生活、衣飾起到珠聯璧合的效果。
玉,在我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今人又把珍貴的玉石稱為寶玉。中國是一個玉石之國,但國內的珠寶界、考古界和地質界對玉、玉石和寶石的定義是有區別的。國際上統稱的玉專指軟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統稱為玉石。寶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集合體,絕大多數都是某種礦物的單晶體,如鉆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碧璽、紫牙烏等。
軟玉是英文的譯名。這一英文名稱源于希臘語,有“腎臟”之意。這是因為古代洲認為將這種玉石佩掛在腰部可以治愈腎。ň眯g武夫:《寶石貴金屬辭典》)。然而不論歐洲人也好,喜歡玉器的墨西哥和新西蘭人也好,都沒有中國人使用軟玉的歷史悠久。我國在世界上有“玉石之國”之稱,這同發現和使用軟玉的悠久歷史有關。軟玉在我國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品種。它們與硬玉不同,是由角閃石族礦物中透閃石陽起石礦物(以透閃石為主)組成的致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軟玉同硬玉一樣也呈纖維狀結構。這種由透閃石或陽起石組成的纖維狀結構,是軟玉具有細膩和堅韌性質的主要原因。透閃石是一種含水和氟的鈣鎂硅酸鹽,其成分中常含有4%以下的鐵,當鐵含量超過4%時即過渡為陽起石。軟玉常見顏色有白、灰白、綠、暗綠、黃、黑等色。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軟玉的品種主要是按顏色不同來劃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稱“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有人將灰白色的青玉稱為“青白玉”。碧玉呈綠至暗綠色,有時可見黑色臟點,是含雜質如鉻尖晶石礦物等所致。當含雜質多而呈黑色時,即為珍貴的墨玉。黃玉也是一種較珍貴的品種。青玉中有糖水黃色皮殼,現有人稱其為“糖玉”。白色略帶粉紅色者有人稱為“粉玉”;⑵ど膭t稱為“虎皮玉”等。所知,國內除臺灣豐田地區產軟玉外(包括透閃石貓眼石),主要產地在新疆。新疆和田玉的悠久歷史,在《史記》、《漢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玉器唐書》、《五代史》等古書中,均有記載。不過,西漢以前,史籍所載新疆產軟玉的情況常夾帶著不少神話故事。從《史記》中記載的《李斯諫逐客書》和《蘇厲給趙惠文王書》中的幾句話(“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此數寶者秦不生焉!薄按R胡犬不東下,昆侖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保﹣砜,早在春秋戰國至秦統一六國時,新疆的軟玉已從昆侖山北麓和田諸地源源不斷地輸向內地。尤其是密爾岱所產的軟玉塊度較大,常有上萬斤者。清時在烏沙克塔克臺地區有密爾岱產的棄玉三塊,大者萬斤,次者八千斤,又次者重達三千斤。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珍藏的“大禹治水玉山”原重一萬零七百多斤,這一迄今為止的最大玉件,即產自密爾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