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文化的稱謂觀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稱謂上就體現出中國人謙虛的態度,常常引用玉石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比如:玉體、玉面、玉音、玉言等都是形容人的面貌,玉札是對別人書信的尊稱,就連石上的紋理也用玉脈來形容。
二、玉文化的美人觀
古往今來,美麗的女人總會借喻美玉來形容!霸乱苹ㄓ皠,疑是玉人來”!都t樓夢》中的林黛玉,如玉般純凈、溫柔,似乎女人天生就是玉做的。在中國文化中,和田玉一直是純潔、美好、善良、高雅、尊貴、品位的象征,而這些又都是東方女性特有的品質。所以,中國的女子天生佩玉。和田玉溫潤柔滑、致密細膩、品位卓絕的特質,無不與東方女性天成合一。
那種靜棲于一處的含蓄內斂,那種蘊含尊貴與品位的氣質,即便是穿越千萬年的時空,也難改變她們對絕世美玉的追求與向往。古人用玉石來形容女性的美可謂面面俱到,從外表、身材、肌膚、內在、逝去都能用玉石來創造一個詞用以表達,比如:亭亭玉立、玉減香消、玉骨冰肌等等。
三、玉文化的人才觀
中國向來注重德才兼備,人才關系著國家的興亡,才華出眾、德行一致是君子必須具備的素養。古人常常用玉來比喻才學出眾的人才,因此產生了由“ 玉 ”構成的一系列表示學識豐富、才華出眾的詞語,如“ 噴珠吐玉 ”、“ 玉堂金馬”、“ 金友玉昆 ”、“ 昆山之玉 ”、“ 昆玉石 ”、“ 藍田生玉 ”、“ 芝蘭玉樹 ”和“ 豐年玉 ”等。孟子也曾稱贊孔子“ 金聲玉振 ”。 “ 金聲玉振 ”是比喻品德優良,才能突出。
四、玉文化的情感觀
玉石的溫潤、內斂讓人愛不釋手,也寄情于玉。在古代,玉石不僅是贈送親友的禮物,也是有情人之間的定情信物!对娊洝罚骸拔宜途耸,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睂⒂衽辶艚o親人,睹物思人,表達了對親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巴段乙阅咎,報之以瓊瑤!敝械摹碍偓帯本褪桥踊刭浤凶拥拿烙,既含蓄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也代表男女間至死不渝的愛情。
五、玉文化的道德觀
古人將儒家的道德觀賦予玉石,讓玉石有了更加鮮活的元素!墩f文》中稱玉石有五德:“潤澤以濕,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羲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枝,潔之方也!薄对娫啤罚骸把阅罹,溫潤如玉!惫湃顺⒂袷S身攜帶,以此標榜自己是君子,也以玉石來時時刻刻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玉石確實能引發人的無限遐想,玉石的堅硬韌性聯想的是人的百折不饒和堅強不屈;玉石的清澈透明聯想的是人的光明磊落。玉石早已成為人們比喻美德的重要文化符號。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的價值觀念也深入人心,以玉石創造出的詞語也被廣泛傳播,這也是玉石文化能延續至今,盛久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