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判和田玉作品的美和價值呢?玉料的質地仍是最主要的因素。上好的和田玉料晶瑩剔透、光芒內斂,柔和如脂,溫潤細膩,其聲若金磐之余音,絕而復起,殘聲遠沉,徐徐方盡。這樣的“料”就該盡量保存其天然性,可謂“好玉不琢”。即便不加雕琢,也依然極具價值。如果沒有絕對把握可以錦上添花的話,最好不動也罷。
對于好的玉料,越是簡潔的工藝越能證明料的高品質,所以可隨形就勢,簡單修飾,以呈現玉料的自然美。如果玉料不夠理想,玉雕師們才會通過各種復雜的工藝來掩蓋其瑕疵,這就是玉石雕琢中的剜臟去綹、化瑕為瑜,點石成金。經過了這樣的加工后,玉器的價值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太差的料,再好的工藝亦無法扭轉提升其價值。
料不僅是一件成品玉器價值判斷的先決條件,還是收藏玉器所要考慮的第一重要因素。好工雖然也能彌補一些料上的缺陷,甚至可使成品價值倍增,但在同等做工的條件下,一塊上等羊脂白玉作品與一件普通白玉山料作品之間的價格仍是天差地別。
綜合而看,對于和田玉而言,工與料是不可分的兩大重要基石。古語言:玉不琢不成器,高度概括了雕刻技藝對于玉作本身的重要意義。但在收藏者追求極致的理念下,重玉料的品質亦是不能缺少的。工與料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完美的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