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我國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流傳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被人們視為重要的典籍,以后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被尊奉為神圣的經典,其影響之深遠,在世界歷史上是少見的。
《周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易道講究陰陽互應、剛柔相濟,提倡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兑捉洝返挠绊懕榧罢軐W、美學、宗教、醫學、天文、算術、數碼科技、國學、音樂、藝術、物理學、軍事、武術和堪輿等各個學科。
易學思想對中國傳統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并對我國的建筑、環境、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玉雕藝術,同樣也有易學思想的體現。其中易學思想中的變易、簡易、不易三大規則,不僅僅適用于玉雕師的玉雕創作,也是收藏消費者對一個玉器藝術價值的重要評判標準。
變易。意為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的。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在吸取樣式、造型、題材之中要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能因循守舊,還要注入新的元素,尋求變化,這也就是今天所一直提的玉雕藝術要有創新,要廣泛借鑒不同的藝術門類,玉雕作品要呈現出一種變化之美。玉雕作品在表現手法上,突出了虛實結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實從虛,想象空靈,固有實際,空靈清澈,方有實在之美。這同時體現了易學中“陰陽相和”的思想。
簡易。意為執簡馭繁,多樣性中求統一。簡約、精致已成為當前和田玉雕藝術中的主要潮流?v觀和田玉雕歷史,從早期石器時代玉雕的極簡到乾隆年間的玉雕技藝繁雜化,再到如今的簡約玉雕風格。這是和田玉雕藝術發展的一個過程。在玉雕行業有句話,雕滿則為下品。今天的和田玉雕藝術不同于以往,簡易并不意味著簡單,它可以說把玉雕的藝術與文化發展到了極致。以人物題材玉雕為例,造型要準確合乎比例,但對基本結構關系、起伏變化都要交待明確、肯定,面部表情要刻畫精細,像表現眼睛、發須等關鍵性的細節刻畫表達要明確、具體。在對人物的衣飾、飄帶,采用概括、夸張、變形或簡化的手法。使用這種簡約的表現手法,作品更顯氣勢,更給人以想象的空間,體現出意境美。
不易:意為多樣變化之中守常制恒的規律。往往一件看似簡單的和田玉雕,它卻需要表達更多的文化內涵,更富有意境。一件優秀玉雕作品通過構思、設計、雕琢過程中尋求變化,創新形式,最終實現出內在美和造型美的完美統一,于造型變化豐富之間,體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能做到這點,實屬不易,也體現了易學中“不易”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