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玉牌或玉佩,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最喜愛的裝飾或佩帶之物,它不但給人增添美化,而且寓意吉祥。本文介紹的這組清代壽字玉牌,就充分彰顯了這樣的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
清代五蝠捧壽白玉牌(圖1),圓形,直徑5.3厘米,質地溫和圓潤,四周為五只蝙蝠圍繞,中間為一壽字,鏤雕工藝精細美觀。

圖2
清代壽字玉牌(圖2),徑5.3×5.6厘米,白玉質地,光滑瑩潤,中間為一鏤空壽字,刻工精湛。

圖3
清代壽字白玉牌(圖3),圓形,直徑5.1厘米,中間鏤雕一壽字,精細和諧。
透過以上幾件壽字玉牌,可以說明清代人們對壽的崇尚和喜愛,已經相當普遍。壽文化在我國國學中,源遠流長,在《詩經》《老子》等古典文獻中有極其精辟的論述。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壽文化更加完善,我國各族人民形成了豐富多采的祝壽習俗。中國人對長壽的追求,始終不渝,并把祈壽的觀念,貫穿于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以致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一種壽文化。
改革開放以后,由于生活及生活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人們增強了健康意識,涌現出了眾多百歲老壽星和長壽之鄉。因此,像這類材質優良、雕工精湛的壽字玉佩和玉牌,既表達了祝壽文化內涵,同時更加顯現出它強大的生命力,自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和收藏。